晴時多雲

即食歷史》拿破崙的古羅馬情懷—仿傚古羅馬建築的法國巴黎凱旋門

在古羅馬,凱旋門是羅馬帝國的獨特建築,並無實際用途。用以彰顯特定統治者功績,凱旋儀式下會穿過拱門。

◎即食歷史

一八○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法蘭西人民的皇帝」(Emperor of the French)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主持巴黎凱旋門(Arc de Triomphe)的建造儀式,以慶祝他帶領的法國軍隊在歐洲多次戰爭中取得勝利。遺憾的是,凱旋門要在他逝世後方才竣工。

巴黎凱旋門。(維基共享)

巴黎凱旋門的設計是參考羅馬帝國時代弗拉維王朝(Flavian Dynasty, Roman Empire)時期,圖密善皇帝(Domitian, Roman Emperor)為紀念兄長提圖斯皇帝(Titus, Roman Emperor)建造的提圖斯凱旋門1

拿破崙之所以修建與古羅馬文明密切的凱旋門,來自他特別鍾情古羅馬文化的情懷。在古羅馬,凱旋門是羅馬帝國的獨特建築,並無實際用途。用以彰顯特定統治者功績,凱旋儀式下會穿過拱門。

拿破崙目標希望以法國之力和法國之名重建新羅馬帝國。他先親手終結了與古羅馬無關的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2,並為自己加冕為皇帝,以示自己為羅馬帝國皇帝正統傳承。他亦仿效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 Eastern Roman Emperor),修繫了《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3。除此之外,他又為自己畫了騎著馬匹的油畫自畫像,這也是類似羅馬帝國時期,皇帝皆慣常為自己鑄造騎馬銅像的投射。

拿破崙之所以修建與古羅馬文明密切的凱旋門,來自他特別鍾情古羅馬文化的情懷。拿破崙目標希望以法國之力和法國之名重建新羅馬帝國。(維基共享)

後來他以一己之力,企圖以法國軍隊統一歐洲,重現昔日羅馬帝國廣闊領土,可惜失敗收場,失去帝位之餘更被放逐到大西洋一個偏遠島嶼,最終鬱悶而逝。

備註:

1. 一世紀時,維蘇埃火山爆發,火山灰瞬間掩沒了附近的龐貝。當時在位的提圖斯皇帝親自指揮救災工作,同時更要處理羅馬大火和瘟疫。由於過於勞碌,在位兩年便病逝。這位皇帝當時深受羅馬人民愛戴,弟弟圖密善繼承帝位後,下令修建提圖斯凱旋門以紀念兄長功績。

2. 神聖羅馬帝國與古羅馬帝國並無關係。九世紀時,當時西歐最強的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統治者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作為羅馬教廷保護者,並同時獲得統治歐洲的合法性。後來法蘭克王國分裂成三部分,東部王國逐漸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

3. 羅馬帝國在四世紀後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在四七六年覆亡,東羅馬帝國則得以延續下去直至十五世紀,逐漸演變為拜占庭帝國。六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繫《查士丁尼法典》,以明文規定了羅馬過往存在的諸多法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即食歷史 拿破崙的古羅馬情懷—仿傚古羅馬建築的法國巴黎凱旋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