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識眾寡之用》錯譯澤利先族為魯凱族的《臺灣蕃人事情》翻譯本

1900年出版的《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所寫的澤利先族、與1954年內政部九族分類中的魯凱族,並不完全一致。當時的澤利先族,比今日的魯凱族大得多。分布範圍、包含的部落、戶數與人口數等,內容皆不同,不能直接應對。澤利先族與魯凱族並非同族異名。

陳叔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史丹佛大學人類學系博士

《臺灣蕃人事情》是1897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受臺灣總督府聘任「民政部事務囑託」,在臺灣進行系統性的原住民族研究成果。伊能嘉矩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在他1893年加入東京人類學會,跟隨東京大學教授坪井正五郎學習的人類學方法。伊能與粟野兩人於1899年1月撰成《覆命書》,1900年總督府以《臺灣蕃人事情》為名出版。中央原民會委託日裔台籍學者傅琪貽(藤井志津之)譯註,於2017年出版中文翻譯本。

《臺灣蕃人事情》是1897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受臺灣總督府聘任「民政部事務囑託」,在臺灣進行系統性的原住民族研究成果。(圖:取自原民會電子書城)

原民會前主委、卑南族人孫大川在翻譯本推薦序中提到:「伊能等一反過去明清漢人及歐美人士對原住民各族分類的方式,推出依體質、土俗、思想、語言和歷史口碑等之『客觀標準』,對原住民進行族群分類並確定『族名』。按《臺灣蕃人事情》的分類,臺灣原住民可分為泰雅、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和平埔八族,除了賽夏族和蘭嶼的雅美(達悟)族未列其中外,這幾乎是後來臺灣原住民「九族分類」之原型」。排灣族耆老、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童春發亦在推薦序中,提到《臺灣蕃人事情》中分的8族,包括魯凱族(Tsarisen)。Tsarisen為ツァリセソ的羅馬拼音,而ツァリセソ則是日文拼音該族語對我族的稱呼。但Tsarisen的漢字拼音,應為澤利先,非魯凱。孫大川、童春發在兩篇推薦序中,都錯在這一點上。

為何兩位原住民學者會出錯,主要是跟著譯註者傅琪貽出錯。傅琪貽於翻譯本的書首新增〈解說〉一章,最先提到:「基本上,伊能採用各族的『自稱』為其族名…鳳山東北方高山地帶的人被漢人稱為魁儡番或加禮番,但自稱澤利先(Tsarisan),因而名之為『澤利先』」。之後卻提到:「澤利先今可譯為魯凱族」。之後在翻譯內文時,將ツァリセソ全部翻成魯凱族。

1900年出版的《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所寫的澤利先族、與1954年內政部九族分類中的魯凱族,並不完全一致。當時的澤利先族,比今日的魯凱族大得多。分布範圍、包含的部落、戶數與人口數等,內容皆不同,不能直接應對。澤利先族與魯凱族並非同族異名。

1912年之後,總督府不再認定澤利先族。最明確的證據是1912年的蕃人統計,不再有澤利先族。不認定澤利先族的原因,據學者笠原政治近期的歷史分析研究,指出是森丑之助所為。1910年時總督府設立蕃務本署調查課,森丑之助受聘為囑託。雖然總督府在1913年廢除調查課,但期間已主導將官方認定原住民族重新分類。在森丑之助1910年於《臺灣日日新報》發表〈關於台灣蕃族的民族別〉連載文章中,就針對伊能認為澤利先、排灣、卑南為三個民族的分類結果,提出不同看法。森認為從風俗、習慣與體質特徵等類似性:「不能認定這是三個民族,而是一個民族中的三個次部落。」

1911年蕃務本署發行英文版《理蕃概要》時,澤利先族與卑南族已不在其中。1913年森丑之助在一場題為「關於台灣蕃族」的有名演講中,提到:「如果澤利先或是卑南被認定為不同民族,那麼泰雅族也有太魯閣族或是卡奧灣族,都應該被並列出來才對。畢竟澤利先也好、或卑南也好,都只不過是排灣族裡的一群罷了,我認為他們就是其中的分支不足而已。」

1919年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其中提到:「台灣南部的生番中,卑南、澤利先、及排灣三族,過去是以個別的種族來看待他們。但近來總督府進行調查的結果,發現全為同一種族,故將他們視為一族,並收於排灣族之名稱中。本報告書亦遵從此說,並對過往的排灣族,特別稱為『排灣大部族』,以防名稱之混淆。」於是在1910年代,澤利先族這個名字,消失於歷史舞台。1935年於《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出現的魯凱族,居住區域比澤利先族小、人口數比澤利先族少,因此認為魯凱族即是過去的澤利先族實屬錯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