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形成美蘇持續對抗,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個意識形態陣營產生了四個國家的分裂,沿著蘇聯的地緣影響力的邊界分別是歐洲的西德與東德、亞洲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南韓與北韓、南越與北越。經過了78年的發展,這8個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故事,其中有南北越的率先以戰爭的方式達成統一,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一個美中競爭時代各方大國競相拉攏、由共產黨統治的中型國家,屬於共產陣營。第二個統一的則是受益於蘇聯瓦解而東德願意與西德合併而成為今日的德國,是歐盟會員國第一大經濟體,屬於民主陣營。
同時在東亞分裂的中國與韓國,也因為形成民主與共產的巨大政治體制的鴻溝,都無法實現統一。北韓領袖金正恩公開表明兩韓為敵對和交戰中的兩國關係、永遠無法統一,北韓、南韓關係不再是同一民族關係。而南韓除了還有分離親人在北韓外,對於統一的願景並不熱切,與台灣年輕人一樣,關心的是高不可攀房價,而不是離他們遙遠的民族議題。因此,民主與共產的對決,只剩下在把統一當作國家統治合法性的北京,於21世紀持續以文攻、武嚇、商逼方式迫使台灣選民進行抉擇,不惜以戰爭威脅的方式,企圖影響2024年總統大選。
事實上,從世界上善治與經濟表現的國家來看,民主與共產體制的優劣勝敗已經很清楚,儘管民主並不完美而共產也未必一無可取,但是要台灣放棄自由而走向專制,很明顯的不是選項。這就使得一心想要藉由各種方式取得統一進展的北京,屢屢遭遇挫折。尤其是在馬英九執政八年的期間,兩岸各式交流達到巔峰,但也直接造成了太陽花運動反對服務貿易協定。歷史很清楚的表明台灣對於兩岸的整合有很大的疑慮,但是面對既是最大威脅來源,又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如何保障民主、和平與繁榮,路線的選擇就極其重要。事實上,民主化超過30年的台灣決不會主動武力攻擊中國,和平的實現不是期待中國民主化或是主動放棄統一台灣,而是繁榮的經濟、堅實的國防與眾多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
民主與共產的對決,只剩下在把統一當作國家統治合法性的北京,於21世紀持續以文攻、武嚇、商逼方式迫使台灣選民進行抉擇,不惜以戰爭威脅的方式,企圖影響2024年總統大選。(本報合成)
過去歐美邀請中國加入WTO,共同打造自由貿易的全球化,其中最大錯誤的設想是能夠促使中國踏上民主改革的道路,然而北京不僅對內強化威權統治,對外更以貿易為武器,四處脅迫意見不同的民主國家。像是東亞近鄰韓國佈署薩德飛彈系,南太平洋澳大利亞要求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獨立調查,抑或是遠在東歐小國立陶宛成立台灣代表處,中國都大肆的以單邊貿易手段進行打擊。對於台灣主權野心從不掩飾的北京,與台灣貿易不僅有兩岸經貿供應鏈結構因素,更有著以經逼政、以商圍政的分化工具目的。過去20年台灣的總統大選總是以飛彈、軍事演習介選,這次則發展出更精緻的認知作戰,威脅台灣選民選出北京心屬的人選否則就是戰爭,還首次以民進黨政府違反ECFA條款為由,對台貿易壁壘調查。
如果最終國民黨候選人當選總統,兩岸一如預期的和緩下來,也照著其政策主張大量開放中客旅遊、中生就學,服貿、貨貿也都要快速重啟,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第一,加深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投資、技術、人才加速流向中國市場,從而掏空台灣市場。
第二,一旦四年後再度選舉,北京對台灣與得更大的制約能量,就算產生更大的反中聲浪,也依然以武力脅迫的方式要求台灣選民再度選出親中總統。
這就說明北京固然不樂見民進黨總統將兩岸議題國際化,更不願台海穩定成為歷次國際峰會最矚目的議題。在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之下,為了取得中國的信任以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將會兩岸問題成為中國的內政。
然而更為關鍵的是當美中競爭的關係不變,台灣能一如馬政府時代和中親美?顯然的美歐民主同盟國家會擔心台灣成為科技、軍事技術、情資的破口,必然會大幅緊縮軍售的規模與項目,科技業的合作與投資也難以避免的重新評估,不幸的台灣會成為各國對中國去風險的一環,現有對台合作也成為風險的一部分。G7在 2023年5 月廣島峰會上共同支持去風險,歐盟執委會 6 月推出經濟安全戰略,8月拜登政府宣布的對外投資管制,對中國去風險是現在進行式。這顯現出國家安全風險管理與經濟交流之間的平衡將受到地緣政治的限制。當前美國和歐洲企業在中國的經營都缺乏樂觀與信心,很大的因素是監管環境不透明和不可預測,北京要求數據本地化、更缺乏知識財產權的執法、以及與擴大和不透明的國家政策相關的風險等挑戰。若是台灣經濟對中國不設防,這對現在執世界半導體產業牛耳的台灣,將產生無法預測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國民兩黨都想要有好的對外關係,都重視印太地區的重要,最大的區別就是北京接受國民黨,拒絕與民進黨往來,這就形成一個國家挑戰:台灣要求的國際參與、國際組織、多邊協定,雙邊FTA,通通都要北京的同意才能進行,這又是再次的將台灣的空間與作為鎖進北京擘畫的一中原則。很顯然的,習近平政府要台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以做為跟世界往來的基礎,而成為中國、俄羅斯、北韓與伊朗集團的集權專制聯盟的一部分,是手中握有重要一票台灣選民所要的嗎?
台灣過去八年在中國不斷打壓之下,反而發展出全球排名22的經濟實力,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享受民主制度所保有的自由與法治,這一路走來絕非只靠自己。自由貿易是台灣經濟的命脈,自主性的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往來,基於台灣產業優勢與國家利益展開的國際合作,是創造台灣民主與繁榮的基石。藉由北京調查ECFA威脅下,產業應該升級與增強國際競爭力,將目標市場由中國轉向印太地區國家,這不僅是世界潮流,也是強化對中國去風險的必要作為,從世界走向中國,才是務實保障台灣和平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