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仁 /成大政治系教授、國策研究院執行長
國家安全的多元解讀
國家安全這一概念在當代國際政治舞台上含義廣泛而深遠,其範疇遠超過傳統的軍事與外交領域。在狹義上,國家安全指的是面對外來威脅與挑戰時,國家存亡和主權完整的應對能力。這不僅包括軍事防禦的直接挑戰,也涵蓋了外交安全的複雜問題。然而,在更廣泛的理解中,國家安全也包括經濟安全、民生安全、能源保障以及醫療系統的穩固等多元層面。這些方面彼此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國家全面安全的基礎,這意味著國家安全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維護的重點。
在最近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及辯論會中,候選人們多多少少都對這些多元的國家安全面向進行了闡述。他們普遍認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強調需要妥善保護。然而,在這些辯論和政見發表的過程中,似乎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即向國民和選民清晰解釋他們對於不同面向的國家安全的重視程度以及優先順序。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政策內容的問題,更是關於政治溝通和政策透明度的問題。
每位候選人都在他們的政見中強調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自己的保障策略。然而,選民更關心的是,在不同國家安全面向中,哪些是候選人認為更緊迫的問題,哪些則是次要的。例如,在軍事和外交安全、經濟安全、民生安全、能源和醫療健康等方面,候選人的優先順序和具體策略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對選民來說極為重要,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候選人的施政方向和國家未來的發展路徑。此外,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和辯論中也應該更清晰地闡述,一旦當選,他們將如何在各個國家安全的層面間取得平衡,確保國家的全面安全和穩定發展。這包括了在制定國家政策和預算分配時的考量,以及在面對國際和國內挑戰時的策略調整。
賴清德、侯友宜以及柯文哲這三位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在最近的政見發表會和辯論中,都對國家安全問題做出了深入的討論。他們共同認識到,國家安全不僅僅侷限於軍事和外交,還應當包括保障人民的個人安全以及國家的集體安全。(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三位候選人對國家安全的共識與分歧
賴清德、侯友宜以及柯文哲這三位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在最近的政見發表會和辯論中,都對國家安全問題做出了深入的討論。他們共同認識到,國家安全不僅僅侷限於軍事和外交,還應當包括保障人民的個人安全以及國家的集體安全。特別是在面對新北市國三生割頸案等社會安全事件時,三位候選人都一致認為應加強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和校園安全的提升。儘管他們在具體做法上存在差異,但對於強化內部治理和社會安全的共識是明顯的。
在台灣當前的政治舞台上,國家整體所面臨的外部挑戰尤為關鍵,特別是面對來自中國的日益增長的威脅。這一背景下,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三位總統候選人在近期的政見發表會和辯論中均表達了對國家外部安全的關注。他們一致認為,為了抵禦來自中國的壓力,台灣必須加強國防建設,保障國家的自主安全。特別是柯文哲提出的增加國防預算至GDP的3%,顯示了朝野之間對國防的重視有所交集。然而,這三位候選人在如何平衡國防與社會其他需求之間所持的立場和策略卻大相逕庭,反映了他們對國家安全策略的不同思路。
在這三位候選人中,賴清德的國家安全觀點顯得更為全面和前瞻。他強調,台灣在對待中國問題時不能再走回國民黨的老路。賴清德認為,台灣應該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與中國進行交流,而不是單純依賴中國的經濟市場,這樣做不僅可能犧牲台灣的國家主權,也會危及國家安全。這種立場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
相比之下,侯友宜和柯文哲的國家安全策略似乎缺乏賴清德提出的深度和洞察力。侯友宜主張回到九二共識和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內,這種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避免直接面對當前複雜國際局勢的老方法。另一方面,柯文哲提倡的「兩岸一家親」策略看似中庸和務實,但實際上充滿了投機和不確定性,可能會將台灣的國家安全帶入新的陷阱。
賴清德所強調的「國家認同」是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他理解到,真正的國家安全不僅僅依賴於槍砲彈藥和預算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強化國民對國家認同的共識。如果國民在國家認同上有分歧,如侯友宜的九二共識和柯文哲模糊的兩岸策略,那麼即使短期內從中國獲得利益或和平,也只是在中國的容許下,而非雙方真正互惠的結果。因此,賴清德的觀點提醒國民和選民,國家安全的真正保障不僅在於物質的防禦力量,更在於建立穩固的國家認同。這是國防實力得以有效發揮的基礎,也是台灣未來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只有當國民在國家認同上達成共識,國家安全策略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才能保護國家的安全與長期利益。
結論與展望
從過去幾場的電視政見發表會以及辯論會中,三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侯友宜以及柯文哲—已經透過深入的討論和辯論,展現出他們對於台灣在未來國家安全問題上的關切和重視。這些討論在民主社會中至關重要,因為它們不僅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各種觀點得以表達,也讓選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政策選項的優缺點。然而,正是這樣的民主制度,也將各種不同觀點的衝突赤裸裸地呈現在國人面前。這既是民主制度的優點,也是其脆弱之處。台灣的民主制度雖然允許多元意見的自由表達,卻也可能成為威權國家如中國利用的工具。中國可能會利用民主制度中的這一「優點」來分化台灣各種聲音的團結機會與力量。這種分化不僅限於政黨間的惡鬥,還包括親中與反中力量的對立。這種對立如果被中國操控和利用,可能會嚴重威脅台灣過去三、四十年來所推動的民主改革和價值觀。
在2024年1月13日的大選後,台灣面臨的挑戰不僅是選出一位新的領導人,更重要的是如何維護和加強社會的團結,以及如何防止被外部勢力,特別是中國所利用。三位候選人雖然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和解決方案,但如果台灣的選舉被中國利用,那麼這些政策和解決方案,無論其內容多麼出色,也難以實現國家安全的目標。因此,台灣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的維護,應成為所有政黨和候選人共同的目標和責任。無論2024年的大選結果如何,對新政府的支持和整個社會的團結將是至關重要的。台灣需要確保,即便在意見分歧和政治對立中,也能保持對民主價值和國家安全的共同承諾。這樣,台灣才能有效地面對外部挑戰,並繼續在民主道路上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