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蕭茗觀點》言辭上的讓步會成為實質上的讓步?

美國愈是自我審查,中共那個所謂被激怒的底線就會越低,與其說中共是真的被激怒,不如說這是中共的策略。相反的,北京擅長在接近紅線,但還沒有跨越紅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推進己方的戰線。

蕭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幾週前訪問北京時,對台海局勢發表了聲明。布林肯說:「關於台灣,我重申了美國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這一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仍然反對任何一方對現狀的任何單方面改變。」

修辭的讓步導致認知的改變,最終導致行為的讓步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先生對布林肯的這番話有一段評論:「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 - 這不是美國的傳統政策,而是對北京的讓步,這一聲明將使台灣和美國付出代價。」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指出,美國在台灣主權問題上不採取任何立場,無論是獨立、統一還是其他結果。我們堅持認為事情要和平解決,但我們的政策支持根據台灣的自主意志,北京和台北在沒有預設條件下接觸。

韓儒伯先生說,布林肯的聲明就像在一個天平上,美國通過把手指放在有利於中共的一邊來影響最終的結果,從而也剝奪了台灣的自主權。他還說,布林肯的聲明是一個短期的權宜之計,為的是得到一次和北京會面的機會,而這讓美國將來會為此支付更大的帳單。

我認為韓儒伯精準的道出了布林肯這番話的實質,和它將對未來台海局勢的影響。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提出來反覆討論。那就是,美國政府發表看似有利於中共立場、但在技術上並不違反美國長期政策的聲明,是否會使自己陷入可能被北京利用的境地?美國在口頭上的讓步是否有可能會被轉化為行動上的讓步?不僅在台灣問題上,而在其他領域也如此?

布林肯的軟弱姿態,將會被中共拿來在國內外用到極致

很多人認為表面的讓步無傷大雅,因為,美國依然在進行晶片和高科技禁運,這是對中共有力的抑制。但是我認為,這些表面的讓步未必會只停留在表面,這一點,我認為中共知道,美國並不完全知道。從這點上,中共可以說更深諳人性,尤其在如何運用輿論宣傳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方面比美國更精明。

所有這些布林肯做出的軟弱姿態,都會被中共拿來在國內外用到極致。首先,對國內民眾,這就是共產黨教訓美國鬼子的一場重大勝利。機場歡迎布林肯的冷清場面,習近平把布林肯安排在自己的下手位置訓話,這會讓中國民眾升起一種民族自豪感: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無往不勝,把外強中乾的美帝徹底教訓了一把。美國根本不敢和我們叫板,都那樣羞辱布林肯了,到頭來他不是還得說,我們不尋求推翻中共政權。不支持台灣獨立嗎?這就是美國當著全世界的面認慫了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幾週前訪問北京時,對台海局勢發表了聲明。(REUTERS)

中國民眾的這個想法,對維持中共統治的合法性至關重要。中共的基本盤不是中國的富豪階層,而是中國農村和城市低收入階層,那些平常只看中央電視台的民眾。富豪是因為利益和黨在一起,一旦利益消失,他們沒有任何忠誠度,跑得比誰都快。中共的真正基本盤是那些沒能力跑的,只能接受官媒訊息的,打起仗來被送到前線,經濟下滑時承擔實質後果的老百姓。在今天中國經濟疲軟,失業率極高,民生艱難的情況下,中共維持基本盤也開始出現困難,它沒有別的辦法,繼續凝聚民意的唯一手段就是鼓動民族主義。

美國的這個表態,會讓同盟國家感到憂心

對外來說,共產黨同樣需要在自己的小弟面前擺出自己打敗美國的姿態。當布林肯在北京表那些態的時候,亞太地區,非洲,南美,不管是和中共有利益衝突、領土糾紛的國家,還是中共籠絡的盟友,都在密切的注視著這一切。他們未必了解美國在這件事情上的全部思路,他們看到的是非常直觀的現象:美國在示好,甚至在示弱,這不可能不對他們的選邊站產生影響。美國是無法還是不願對抗中國?如果我站在美國一邊,冒犯了北京,如果北京報復,美國會保護我嗎?這些疑問都會升起。對於美國非常堅定的盟友,例如日本,也許布林肯的表態一時還動搖不了他們的想法,但是,對於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的那些騎牆和親共的國家,這些表態在他們天平的某一邊應該是重重的踩了一腳,而這個效果就是中共要的。認知改變是行為改變的第一步,中共就成功的完成了這第一步。

其實,不僅是對旁觀者,對美國自己也是如此。韓儒伯先生在他的文章中還指出了這樣一個事實,這些言辭上的讓步是布希和歐巴馬政府,從2001年到2015年對中國綏靖政策的標誌,它們導致了美國對國家利益的自我審查,並成為中國進一步不良行為的催化劑。

美國畫了紅線來束縛自己的手腳

事實上確實如此,我以前在採訪太平洋艦隊情報總監詹姆斯-法內爾(James Fannel)上校的時候,他告訴我,因為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對中共的綏靖心態,他們給自己畫了很多紅線。例如,要避免在敏感時候派遣艦隊到敏感地區巡邏。如果總統、副總統、國務卿或國防部長要飛往中國開會,國務院的人就會要求軍方不要在第一島鏈內進行情報蒐集飛行,以免激怒中國,影響談判和接觸。歐巴馬時期情況變得更糟糕,這種心態不僅出現在美國政府的最高層,它一直延伸到最底層的助理國防部長和助理國務卿。因此,20多年來,美國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當然,我們也看到美國近期頻繁在南中國海和台灣海峽巡弋,但是這種長期的心態並沒有完全改變,布林肯的表態就是一個例子。美國愈是自我審查,中共那個所謂被激怒的底線就會越低,與其說中共是真的被激怒,不如說這是中共的策略。相反的,北京擅長在接近紅線,但還沒有跨越紅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推進己方的戰線。

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南海爭議水域填海造島。2015年,習近平在訪問美國期間對歐巴馬總統說,中國無意將南海島礁用作軍事基地,習近平通過外交渠道向歐巴馬政府重申了這一表態。然而,2017年,一家美國智庫報告稱,中國已在這三個人工島上完成了大部分軍事建設。據一名美軍高級指揮官稱,到2022年3月,軍事化已經完全完成,雷達、反艦和防空導彈、戰鬥機和其他軍事設施都已部署在這些島嶼上。

然而,中國外交部重申了其立場,即部署在這些島嶼上的軍事設施不會威脅到周邊國家,也不會威脅到在南海航行的其他國家的船隻。美國對習近平公開違背對歐巴馬總統的承諾感到震驚。北京的算盤可能是這樣的:中國可以這樣做,因為美國不會因為中國在南海造人工島就與中國開戰。是的,美國會抗議,然後事態會平息下來。中國將得逞,而美國將不得不面對新的現實。

行動是否威脅黨的統治,是中國戰略考量的分際線

但是,一定有人會問一個問題。如果中共真的失控了怎麼辦?難道美國擔心局勢緊張下去,會導致中美之間擦槍走火,就沒有一點道理嗎?當然,管控分歧,不讓它弄到失控狀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對的,但是,我們首先要對對手非常了解,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共產黨什麼時候會真的做出瘋狂的舉動,什麼時候是表面上瘋狂,但其實隨時可以改變立場。

答案很簡單。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行動不會威脅到黨的統治,它就會儘可能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會做出瘋狂的舉動,1989年的天安門大屠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鄧小平知道西方不會派軍隊來中國保衛學生,中國人民也沒有力量與軍隊對抗,因此他下令進行大屠殺,他也知道西方有自己的戰略考慮,不會長期維持制裁,歷史證明他是對的。

但是,當一項行動威脅到黨的統治,或者黨根本沒有能力執行時,它就會毫不猶豫地改變路線,習近平突然終止「清零」政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許多人認為,習近平會將 「清零」政策堅持到底,因為那將是他的政治遺產,但我們錯了。習近平一夜之間就放棄了這一政策,而且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政策難以為繼。

美國應如何應對中共的這種策略和心態呢?首先,永遠不要相信中共達成的任何協議;其次,始終基於「是否會威脅中共統治」這一標準來預測中共的下一步行動;第三,阻止中共侵略的最有效方法不是綏靖,而是取勝的能力和戰鬥的意願。最後,一旦分出了力量高下,沒有必要給中共找下台階,他們自己是下台階的專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