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要當「中南海的臣民」或「白宮客人」?

美國聯邦眾議院日昨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只承認PRC政府是聯合國內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但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或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也沒有包含任何攸關台灣主權的聲明;美方反對任何在沒有台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台灣地位的倡議;要求美國呼籲國際組織抵抗中國試圖扭曲關於台灣之決議、文字、政策或程序的作為。該法案還有參議院院會審議、總統簽署的程序要走,但已呈現近年美國從三個公報朝「台灣關係法」傾斜的趨勢。

本月上旬,賴清德曾表示:二○二四選舉是「中南海」和「白宮」的選擇,「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非綠陣營見獵心喜,急著給賴清德扣上「麻煩製造者」的帽子。那些批評者,儼然是從「中南海」來看台灣民選總統「走入白宮」的願景。他們還認為,美中關係有改善跡象,台灣要知趣一點。其實,就如美國之音所報導:近期布林肯、葉倫、柯瑞訪問北京,沒有取得任何突破,美國最希望與中國進行的軍方交流依舊為零。報導引用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的看法說:中國對美國在打擊毒品、預防大流行病、應對氣候變化、反核擴散等問題上的合作並非真的有興趣,他們更傾向於把合作當成槓桿,或是美國在台灣等中國視為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讓步。一言以蔽之,美中關係回不去了。

賴清德曾表示:二○二四選舉是「中南海」和「白宮」的選擇,「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中央社資料照)

美中三個公報框架,主導雙邊關係半世紀,但「台灣關係法」,經過四十多年行穩致遠,躍居美國對中、對台政策的支柱。從包括康達最近所重申的「在台海構成威脅、試圖改變現狀的實際上是北京的對台政策」,到布林肯所言之「隨著中國在亞太區域的接觸不斷增加,發展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行為」,乃至中國挑戰美國霸權的「修昔底德陷阱」,這兩個國家已經把對方視為不友好國家了。今年兩會,習近平便直接批評:過去五年,「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而民主世界,則將中國視為系統性挑戰。拜登政府也不諱言:中國是唯一有意圖、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美國競爭對手。

想當年,陳水扁被美中視為麻煩製造者,因為當時雙邊關係、經貿互利、反恐戰爭、台海穩定等,美中具有共同利益。另一個當年,九二共識、馬習會,馬英九自詡:台美關係三十年來最好,兩岸創造六十七年來最穩定和平的狀態。背景是,歐巴馬雖然揭櫫重返亞洲政策,但美歐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甚深。二○一八,川普對中發動貿易戰,節節上升至地緣政治角力,國際風雲才開始變色。然而,疏離盟友、退出國際組織與協議等,扭轉大趨勢的川普作風也頗遭議論。加上,二○二○源自武漢的新冠疫情,禍延全球重創美國,埋下連任失利的伏筆。

反觀,經濟改革、市場開放的中國,在習近平治下發生質變。一是,三年疫情的封控政策,令中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無法支撐全球可信賴的供應鏈。二是,二○一八,習近平打破任期限制,一黨專政變成一人專政,權力之可預測性不再,秦剛事件即為著例。三是,二○二○,香港國安法,自我毀棄中英聯合聲明、一國兩制,外交信用破產。四是,小英政府拒絕「臣屬一中」,中國對台灣進行全面脅迫,致使美國期待之兩岸和平解決歧見落空,更清晰地表達不苟同北京的一中原則。五是,中國威脅已經溢出台海,對美國及其盟友積極備戰,以中俄為軸心的專制集團正在集結。於是,對中國「去風險」,成為關鍵詞。

話說回來,台灣的民選總統「走入白宮」,當然是受白宮主人邀請才能成行,也就是水到渠成。賴清德所表達的,意在致力台灣國家正常化,同時讓國際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批評「走入白宮」者,恐怕只是因為「台灣總統」被正式接待,忤逆了他們的「臣屬一中」吧!由於中國之逞兇鬥狠,台灣正副總統進入華府甚至白宮,都是一件高度敏感的事。裴洛西訪台,戰狼之抓狂令人大開眼界。不過,時移勢易,審慎以對的考量主因,已然不是眾所皆知被霸凌的台灣,而是國際認證武力改變現狀的中國挑釁者。中國的協力者,可以說是為「中南海」守衛紅線。依地緣動態來看,侯、柯、郭都是「中南海」的菜,賴應是華府的較佳選擇。定奪則在於,二三○○萬人要當「中南海的臣民」或「白宮客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