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智慧」結合「移動」將是改變國家命運的產業發展戰略

◎邱俊榮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SMAT) 與《天下雜誌》日前共同舉辦「未來城市、淨零轉動」─ 台灣城市淨零治理論壇,探討在淨零轉型目標下的未來城市治理,這是一個台灣迫切而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氣候變遷」和「淨零轉型」的重要性正不斷提升,這是每個國家政府共同的挑戰,也是國際社會彼此檢驗的標準,氣候變遷驅動生活的改變,如何智慧地擘畫淨零的未來,對產業和政府都極為重要。

第一個關鍵字,是「智慧」。無論是創業家、城市擘畫者、國家領導人,都須具備洞察趨勢的眼界以及駕御未來的智慧。台灣在2021年宣示於2050要趕上世界,達成淨零轉型目標。國家的政策必須連結到每個城市裡,目標才會變成具體的生活。放眼未來的同時,聚焦在城市,才是有智慧的表現,這是第一個主軸「未來城市」重要之處。

第二個主軸是「淨零轉動」。人類歷史最早的輪子出現在距今 6,000 年前,這是讓人類擺脫沈重步伐,開啟快速移動的偉大發明。在現代城市中,人類透過各類型交通工具移動,在不同的場域跟生活中得到養分、累積經歷。因此可以說,是移動造就了人類的進步,轉動了人類發展的進程。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左4)11日出席「未來城市、淨零轉動」論壇時表示,台灣有條件發展以綠色運具為主的城市運輸,電動化運具未來也可望成為兆元產業,但現在台灣汽機車電動化的數字還不夠,還有一段距離。(資料照)

因此,「運具電動化」跟「智慧城市」的結合,將改變民眾生活的切身議題,更是改變國家發展的關鍵策略。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城市就像人體一樣,如果血管老化,身體就會不好,所以我們必須用電動化的方式驅動城市裡移動的車輛,讓血管更乾淨;用智慧化的數據管理,讓車流量更順暢,讓城市的血壓可以降低;用更聰明的整合機制,讓每一個細胞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最後,應特別強調的是台灣的在地特殊性。台灣有 1,400 萬輛機車,是全世界平均擁有機車比例最高的國家。所以電動機車的未來至為關鍵,政府應加速訂定推動電動機車發展的政策目標,例如,在2024年追求電動機車總數破百萬輛、在2030年將電動機車市售比例提升至 50%,如此才能更有效貼近國際能源總署(IEA)所建議的「2030年電動機車市售占比達80%」目標,而這也是達成政府2030年24% 減碳目標關鍵的一步。

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在論壇中提及,為加速電動機車成長,政府考慮透過補貼電動機車電池資費,提升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的意願。無論中央的補助以及地方各種專案加碼模式,透過促進民眾的消費,帶動產業的提升,實會讓台灣有機會在電動運具領域打造下一個兆元產業。

「氣候變遷」是典型的「灰犀牛」現象,而「淨零轉型」 就是人類駕馭灰犀牛的方法。想要避免灰犀牛帶來的衝擊,甚至可以駕馭這隻灰犀牛,實有賴透過智慧的眼光找到關鍵的機會點,讓我們的未來能轉動不輟、持續進步。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