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皓
4 月 21 日,陸委會釋出修正〈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並擬由內政部在 5 月 1 日公告。放寬定居消息傳開後,許多民眾表達憂慮和反彈,在幾位立委希望陸委會先行蒐集意見,加強社會和國會溝通、取得共識再行推進後,陸委會在 4 月 30 宣布會暫緩放寬。
近日陸委會表示,有關「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建議,會持續進一步溝通,化解疑慮。(資料照)
放寬究竟調整了什麼?
現行規範港澳人士必須「在台就學、畢業後居留工作連續 5 年」後才可申請定居。而陸委會本次的修法主軸,主要調降了兩項在台定居、取得身分證的門檻:
一、不必在台就學,連續工作居留 5 年、每年在台居住 183 天以上、薪資達一定水準,即可申請定居。
二、在台就讀博士、碩士畢業(含 EMBA 等在職專班)可折抵工作居留 1 至 2 年。
國安疑慮在哪裡?
陸委會說明為避免中共滲透,新制已設定「5 年觀察期」和「國安審查機制」,然而,陸委會所謂「5 年觀察期」並非自「表達申請定居意願」起算,而是在港澳人士在台的 5 年期間進行「觀察」,這樣的觀察又應如何為之?規範放寬後台灣的調查能量足不足夠?若有心人士意圖危害台灣國家安全,花費 5 年的時間,甚至來台就讀博班碩班再打折的 3 年、4 年,從校園開始,划不划算?
鎖定專業人才真補洞?
依據陸委會的說法,放寬港澳專業人才來台定居規範的理由,除了配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進行配套修法外,也考量台灣的少子化危機、就業人口斷層,因此鎖定「台灣欠缺的專業人才」,此相關工作項目包括移民服務、律師專利師、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獸醫師等 14 項,更讓不少民眾反應恐衝擊本國就業資源,也才有林靜儀委員在質詢時提到「台灣缺不缺環保工作者和律師」的質疑。
完善配套和溝通,不應倉促上路
對於〈港澳許可辦法〉的修正,本不是陸委會一個單位可以獨斷獨行的,國安審查機制有沒有和內政部、國安局事前溝通?專業人才的攬才納才是否和勞動部、國發會先行研議?這些是陸委會在修法前應該進行的先期作業,而非拋出放寬規範的風向球後,再端出無法說服社會和國會的說帖,徒增反彈與質疑。
民進黨政府對於近年香港情勢變化,一直持以反滲透、實質援港的立場,陸委會在放寬門檻之前,有責任清楚說明審查機制及配套措施,讓對於接納港澳移民的台灣社會做好準備。移民從來不是單純的法規程序問題,核心在於在地社群的需求、感受、是否願意承擔共享的價值及權利義務,尤以我們無法忽略香港議題在台灣社會的特殊性,勢必應該謹慎加強溝通、完善配套,不宜倉促為之。
而對於此次風波,立法委員作為中央層級民意代表,回應社會擔憂、與相關部門妥善溝通,產出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及說明方案,本是其職責所在,並不需以此來質疑執政黨對援助港人的態度和決心。面對受到中國實質控制的香港,我們都不捨港人的處境和抗爭的艱難,但在情緒滿溢的用字遣詞前,彼此都應留住一條捍衛台灣國家安全和主體意識的理智線。
(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