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胡,怎麼說》39年前,我看見新竹縣市分;39年後,我樂見新竹縣市合!

胡文輝

圖為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右)偕同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左)訪問台南市政府。(資料照)圖為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右)偕同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左)訪問台南市政府。(資料照)

39年前的1982年,我是一個小記者,跑台灣省議會,新竹縣是我的故鄉,看見新竹縣、市分家了,那時不叫「分家」,叫「升格」;

39年後的今天,因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重新合併,並升格直轄市,各方議論很多,民進黨準備推動修法促成、國民黨第一時間是贊成的,之後則拉苗栗縣也要併當杯葛兩竹合併升格的擋箭牌。

近日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重新合併,並升格直轄市,各方議論很多,民進黨準備推動修法促成、國民黨第一時間是贊成的,之後則拉苗栗縣也要併當杯葛兩竹合併升格的擋箭牌。(資料照)近日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重新合併,並升格直轄市,各方議論很多,民進黨準備推動修法促成、國民黨第一時間是贊成的,之後則拉苗栗縣也要併當杯葛兩竹合併升格的擋箭牌。(資料照)

縣市分合、行政區劃、升格治理,都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就是政治,政治決策品質有好有壞,但非關正邪或髒淨,問題每每出在黨派及個人私心太作祟,不是政治不好。我就以羅爾斯(John Rawls)在正義論提出的無知之幕」做判準,以像我那樣,對新竹保有故鄉之情,但已無任何利害瓜葛的人隔著時空之幕來看,雙竹都不再是當年的窮縣市,而形成了科技重要新都會,林智堅市長的合併雙竹倡議,結合了理性思考及家鄉感情,最能使大新竹好上加好、更上一層,最能創造100多萬市民的最大利益。

39年後的今天,我樂見新竹縣市復合!

39年前,新竹市從縣轄市升格為「省轄市」,和新竹縣、台北縣、台中市、台南市等平起平坐,可是地方上的大事,那時直轄市(院轄)只有台北市、高雄市(1979年才從省轄升格到院轄)。記得升格的新竹市歡天喜地慶祝、失去新竹市的新竹縣則十分落寞,縣政府也準備搬離竹市(因縣市分家決定很倉促,一時無法搬遷)、搬到竹北(那時是竹北鄉),我是新竹縣民,雖已離鄉,不免也有一絲絲失落感。

40年前在省議會宣布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分家升格決定的,就是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人氣王台灣省主席林洋港,不過,1982年正式升格時,林洋港已離開省主席之位,調任內政部長。這個分家、升格的決定,影響4個縣市至少40年,也影響了林洋港的官運仕途,間接促成李登輝崛起、超車,這雖是時也、命也、性格也,但影響不可謂不大。

當年分家之後,4縣市面對最大的是財政問題,在省議會常聽到的批評,新竹縣、嘉義縣被分家之前,本是兩個小康之家,分家後成了4個貧戶,4個縣市都向省哭窮叫苦要錢。這個帳隔空算到林洋港頭上。還有,新竹縣市分家後,國民黨在竹市市長選舉被黨外(那時尚無民進黨)的施家班打的大敗,黨官分析選情當然又把敗選責任順便掃到分家,認為如沒分家,國民黨就不會敗,嘉義也有同樣情況。帳,自然又要算到林洋港頭上。

前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右)。(中央社)前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右)。(中央社)

那時的省主席,權力很大,可說在總統蔣經國、行政院長孫運璿之下,排第三位,台銀、土銀、合庫、三商銀、中小企銀等七行庫為省屬,佔了銀行業的8成以上,菸酒公賣局、台鐵、公路、水利、各港務局等等都在治下,省府一年的總預算,比中央扣除國防、外交的還多,內政部長則除了實際管不到的警察機關,預算及員額都少少,位高而權虛。

當時聽到的小道消息,林洋港被蔣經國名升實降的因素,除了他以省主席身份訪日時備受高規格接待之外,涉及公共政策的主要有兩大項,一個就是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分家及升格,林洋港決定並宣布了,孫運璿才知道,要林收回林不同意,還不惜辭職以免被譏為朝令夕改,蔣經國聽了孫運璿的報告後,很不高興

另一公共政策就是北區防洪計劃(大台北防洪計劃),二重疏洪道上原住戶不願搬遷,林洋港主張再多做溝通、緩以圖之,思考有無更好的替代方案,以避免民眾抗爭,孫則要求省府用強力手段拆遷,以免施工一再拖延,台北市淡水河主支流沿岸年年遭受洪災(此案的防洪設計原以台北市為主,後來才修訂為包括台北縣的沿岸也納入防洪體系)。孫運璿認為林洋港不配合執行,又參了林一本。後來由李登輝取代林洋港出任省主席後,派台北縣出身的建設廳長鄭水枝直接和住戶協調補償及遷村事宜,到最後用強力手段排除激烈抗爭(民眾抗爭一度佔了高速公路),終於完成拆遷。以上兩件事,林洋港在小蔣眼中更黑了。這從黄清龍先生跨海去美國史丹佛大學研讀蔣經國日記,得到了相當的佐證,那段時間,獨裁強人蔣經國的私密日記,的確對林洋港批評很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