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
疫情影響的當然不只是時尚秀展示的方式,有很多實際上的消費端的問題,比如在沒有社交生活的情況下你買新衣服給誰看?之前疫情剛剛嚴重美國都在居家隔離的時候,褲子的銷量下跌很多(因為視訊會議不用穿褲子啊!),時裝本來就是與社交生活密不可分的東西,一旦沒有了社交生活,對新衣服的需求量自然下降。
也不過就去年的事,時尚界開始思考環保永續的問題,在鼎盛時期很多品牌一年辦四次相當大型的服裝秀,除了傳統的春夏和秋冬會在品牌根據地的城市如米蘭或巴黎辦秀以外,像是早春系列,很多品牌之前流行到很遠的地方去辦,2020的迪奧早春系列就跑到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其他諸如LV在京都辦過,這種勞民傷財的例子不勝枚舉,在每年這麼多系列的情況下,也造成很多浪費,所以時尚界一直有檢討自己步調太快的聲音。
傳統的春夏和秋冬會在品牌根據地以外的城市辦秀。例如2020的迪奧早春系列就跑到摩洛哥的馬拉喀什。(AFP)
結果疫情真正讓大家開始反思,畢竟因為各地的旅遊禁令,想到國外去辦秀目前不可能,同時也是大家是否真的需要這麼頻繁的新裝上市,早春和早秋系列之所以對品牌來說這麼重要,因為上市時間點的關係,這個系列是在店面裡以原價停留最久的商品,所以很多品牌放了很多資源在經營這個系列。
這是比較高端的時尚,疫情衝擊嚴重的還有快時尚品牌。H&M日前才宣布在2020年將關閉170家店並減緩展店速度,Zara系列也有關店計畫,兩個集團都說將把重心放在網路,但快時尚的真正問題不在你是去店裡買還是在網路買,而是整個快時尚的經營模式進入了需要重新思考的時候。
快時尚曾經以快速和多樣選擇攻佔消費市場,但是在維持那個每週有新貨的速度上,付出很多犧牲,比如大量製造帶來的污染,這些姑且不提,但是在世界因為疫情而變慢的時候,工廠沒辦法及時趕上交期,全球的供應鏈變得不完整,市場也因為經濟活動停頓而萎縮,快時尚關店比較不像是「把重心轉向網路」,而是整體的表現都萎縮了。
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還有快時尚品牌。H&M日前才宣布在2020年將關閉170家店並減緩展店速度。(Bloomberg)
很多人可能覺得網路是新的零售趨勢,的確,網路銷售有其不可取代的方便性,但有些東西在購買的時候,店的裝潢、銷售人員的服務,都是整個體驗不可或缺的一環,有些零售業者已經開始推出到府試穿服務,就是不想讓品牌的服務性和個人性在網路化的時代消失。
最後,對時尚界真正的考驗將在今年秋冬季節開始來臨,因為疫情嚴重時春夏裝已經上市了超過一半,只是很多本來感覺很限量的東西,在台灣突然出現很多現貨,想必是因為當時歐美很多國家店都沒開,那些貨只好運到台灣來,在疫情目前看不到減緩趨勢的情況下,該生產什麼?有誰會買?是否能如期交貨進貨?都是很值得觀察的重點。
許多人趁這時候推廣永續,永續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是如果買一個東西可以穿十年,那時尚產業存在的必要性真的會變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