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輝
2006年4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在斐濟南地(Nadi, Fiji)出席第一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以下稱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友好合作關係不是中國外交的權宜之計,而是戰略決策。」原本規劃四年後2010年在北京舉行第二屆論壇因故延期,一般外界認為延期是為了配合馬英九總統提出的「外交休兵」;不過,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總統職位後,中國在2013年11月8月在廣州恢復了第二屆論壇,並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致辭,汪洋在演說中再次重申:「與太平洋島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不是中國的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戰略方針。」
2019年10月21日,中國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位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Apia, Samoa)舉行的第三屆論壇,會議主題是「開放合作,共享發展」,會中較特別是胡春華宣讀了習近平的致賀信,當中提到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已「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顯然,中國經略太平洋島國是「戰略」層次的問題,而非僅僅要將台灣在太平洋上的邦交國挖光。論壇中分為貿易、農林漁業、旅遊和基礎設施投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四個分論壇,並在阿皮亞的喜來登酒店(Sheraton Aggies Hotel)舉行「購買出口至中國的薩摩亞製品會展」(Buy Samoa Made Export-to China Exhibition),並舉辦200多家企業參與的「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企業項目對接會」。不過不知是否受到國際社會太多關注,本屆論壇異於前兩屆論壇均公告溫家寶、汪洋致詞全文,對於胡春華致詞全文官方網站並未對外公告。
2019年10月21日,中國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位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舉行的第三屆論壇,會議主題是「開放合作,共享發展」。 (圖:Misiona Simo)
筆者曾在2010年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出版的《國際關係學報》中以「龍在陌生海域:中國對太平洋島國外交之困境」為題撰文分析,中國為陸權國家,無法掌握太平洋島國文化與脈動,認為中國在太平洋上具有四個陌生性,分別為「海洋軍事據點取得陌生性」、「集體合作陌生性」、「社會文化陌生性」與「民主共責陌生性」,因此暫且「韜光養晦」,不過經過將近九年的時間,在中國「有所作為」之下,不僅僅在雙邊關係上有所斬獲(索羅門群島與吉里巴斯與之建交),更在多邊關係上進行全面性的「戰略布局」。
雙龍取水一:習近平展現戰略企圖心
首先是2013年第二屆論壇的舉行,代表習近平已不再理會馬英九的「外交休兵」,由於中國自身在外交上的需要(競逐太平洋區域強權),在其2012年取得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職位後,責成廣東省作為支援太平洋島國的省分,由於大部分在太平洋島國投資的華人為廣東人,從香港開設飛往島國,特別是斐濟的航線較為方便。2014年11月,習近平在參加完於澳大利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後訪問斐濟,並在現地與中國在太平洋上的八個邦交國舉行峰會,決定將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支線延伸至太平洋島國,在會場上由中國承諾將太平洋上最不發達國家的97%稅目輸往中國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2014-2019年中國提供給島國共計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
如果原本中國規劃四年舉行一次論壇,按既定節奏應在2017年舉行第三屆論壇,然2017年下半年剛好習近平爭取連任總書記,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不到一年,開始興起貿易戰,論壇未能舉行。不過,2018年11月中旬,習近平出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中國同時在巴國首都莫士比港(Port Moresby)與中國太平洋建交國家領袖們會面,承諾在2019年下半年在太平洋某島國舉行第三屆論壇,最後選擇薩摩亞。
其次,第三屆論壇成員增加了甫從台灣拉攏的索羅門群島與吉里巴斯,由胡春華宣讀習近平的致賀信,顯見習近平對此區域的重視,如果說2014年和2018年習近平均與其太平洋友邦領袖舉行峰會,論壇就等同部長級會議,將這些國家與習近平達成的共識落實在計畫中,而這更增加了中國在此區域的影響力,至於習近平的戰略意圖無他,即是2012年9月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在庫克群島(cook islands)講過的一句話:「我想,畢竟太平洋夠大,足以容納我們所有國家。」(I think, after all, the Pacific is big enough for all of us)於是,中國便積極涉入太平洋事務。
2018年11月中旬,習近平出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中國同時在巴國首都莫士比港與中國太平洋建交國家領袖們會面,承諾在2019年下半年在太平洋某島國舉行第三屆論壇。(Reuters)
雙龍取水二:中國建立太平洋島國研究
除了中國領導人的支持外,中國曾在1998年面臨馬紹爾群島排華運動,2006年4月索羅門群島暴動,華人紛紛逃離首都荷尼阿拉(Honiara)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避難,同年年底也在東加王國(Kingdom of Tonga)境內發生排華暴動,至於巴布亞紐幾內亞馬當省(Madang)中國投資的礦區,中國移工與當地勞工的衝突便層出不窮,由於屬於南島語系的島國人民與善於經商的漢民族文化不同,使得中國開始嚴肅思考該如何了解太平洋島國,避免排華運動再次發生。
2012年在中共對外聯絡部、外交部、教育部的支持下,在廣州中山大學成立大洋洲研究中心,也在山東聊城大學成立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特別是後者,設立歷史文化與社會形態研究所、政情政制與對外關係研究所、經貿旅遊研究所,以及七個國別研究室,一個編譯室,另有資料室、主題展室、首席專家室、會議室等,該中心已出版太平洋島國列國志,兩個月出版一次《太平洋研究通訊》,更重要的是,該中心在2014年4月舉行中國首屆「太平洋島國研究高層論壇」,2016年10月在北京舉行第二屆論壇,2018年8月移地至薩摩亞舉行第三屆論壇,由該中心與薩摩亞國立大學聯合舉辦,藉此平台將中國研究太平洋島國的學者與區域內的學者群建立聯繫網絡,另一方面也達到宣傳的效果。
山東聊城大學的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圖:網路)
太平洋島國以中國為籌碼對抗美紐澳
太平洋島國長期為美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勢力範圍,中國在進入太平洋海域後,由於島國瀰漫著從非自治領土獨立後所欲取得自主權,不願再忍受傳統強權頤指氣使,拉進中國來對抗傳統區域強權便成為這些島國的選項之一。
曾任中國代表前往年度「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 PIF)峰會會後對話會議的特使杜起文曾言,西方學者流行一種講法,也就是太平洋島國在面對中國與傳統強權時,採取的立場為「與中國龍打好交道以便他們馴服澳大利亞袋鼠、紐西蘭鷸鴕和美國禿鷹」(Feed the Dragon, to Tame the Kongaroos, the KIWIS and the Bald American Eagle),這句話正好驗證決定外交轉向的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對《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表示:「說實話,就經濟與政治層面來說,台灣對我們毫無用處。」「如果換成中國,根本不會甩唐納(Alexander Downer,澳大利亞前外長),還會要他滾蛋。」
「亢龍有悔」尚未練成,傳統強權將反撲
中國經營太平洋島國多邊關係,除原本「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會後對話會議外,「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是在雙邊關係架構上建構出的多邊關係,即使中國開始改變過去對太平洋島國研究的態度,提高對島國人民的尊重程度,但畢竟文化差異以及中國多邊援助項目與款項未能透明化,也未能參加區域協調機制,引發區域在政府善(良)治與安全問題上諸多困擾,目前是太平洋島國對中國有所求,島國也在逃避援助透明化標準,造成當地國的貪污腐敗,最後這些島國政客的貪污腐敗終究也會對中國造成傷害。
由於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外交工作越顯積極,已使美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產生警惕進而回防,近期美國與台灣舉辦「太平洋對話」(Pacific Islands Dialogue),試著協助台灣補足區域多邊機制不足的部分。但更重要的是,美國過往自認太平洋為其後院,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共同經營此區域,但今日中國勢力已大喇喇進入,例如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到處都是中國招牌,企圖成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漁業與農產品轉運中心的薩摩亞,其第二航廈也由中國協助並承造,接下來,斐濟將出現30層樓高的大樓,成為太平洋島國上最高建築物,特別是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今年9月中訪問斐濟,前往總理府搭車路過正在建築的龐然大物,再加上澳大利亞相向國索羅門群島從台灣外交轉向中國後,傳出中國將承租索國島嶼並進行開發,莫里森心中勢必感觸良多。
不過,澳大利亞仍是區域最重要的援助來源國,美、澳、紐三國也是區域最重要觀光客來源國,接下來如何遏制中國影響力繼續擴張,造成太平洋島國肆無忌憚的與傳統強權「嗆聲」,將會是這三個國家未來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