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人文館看見台灣人文教育悲歌

◎高浩凱

九月中,抱著期待的心踏進夢想中的校園,然而迎接我的卻是聽不見傅鐘聲響的台大,而是一場人文教育的大笑話:少數人打著人文之名破壞人文,仗著為學生著想之名欺害學生。

台大文學院於日治時期成立至今規模不斷擴大,至今有八個科系,上千名學子,使這棟古蹟建築逐漸力不從心。原本於本校區的哲學系自願拆除舊系館挪出空地來興建人文館,那時是十年前,我仍是個小學生。如今我已成了大學生,而系館卻仍遠在暫時向校方借用的水源校地,且多次發生天花板崩落事件。而文學院古蹟古典華麗卻日益衰頹,極需要空出來好好修護,校方亦意識到了這點,尤其近來文化資產的維護概念逐漸興起,古蹟的修復迫在眉梢。

台大人文館的基地,在台大哲學系、人類學系兩系系館的原址,空地暫改為花園,右方就是歷史建築「農業陳列館」。(記者游蓓茹攝)

經費有了,地有了,學校支持了!但以張小虹為首的少部分人卻以空虛的言詞對人文館進行無意義的指控與抹黑!甘願文學院繼續擠在狹窄的空間,放任原本哲學與人類系館的空地雜草叢生孳生蚊蟲。討論固然是民主中重要的元素,批評則是進步的動力,然而十年來我們所看到反對興建人文館的人士,以「霸道」、「不謙遜」等空虛字詞進行攻擊,試想當今天老師批改回來的作文上評語寫著:你的文章「霸道」、「不謙遜」!會有何感想?「討論要具體正面的討論,批評要有理的批評」,如此才是真正民主的深化,而那些無憑據的謾罵者,為人師長卻干做最壞榜樣,放任學生於危險空間學習而不顧,無視教授們擠在狹小的研究室,「傅鐘」毀棄,瓦釜雷鳴!

從人文館一案,我們或許也看到了台灣當今社會政治的哀愁:「為反對而反對」、「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少數杯葛多數」,這或許因為民主教育的推廣跟不上急速前行的社會與經濟發展。

孫運璿先生晚年遺憾沒有將台灣從科技島一起提升為人文島。人文思維的培養是台灣經濟起飛後的重要任務,尤其做為以民主自豪的國家。近期許多的運動也點起了人文領域的火光,人們開始找尋屬於自己與土地的關係,反思過去的作為,開始思考未來我們應朝向的目標。作為全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院,我們理應與社會並肩提升國民人文思維,但最基本的教學研究空間卻極度不足!

近期人文館一案將再次送往市府審查,此案打破紀錄首次以都審、文資聯席審查會議的方式進行,且是台灣學生運動史上少有的「學生與老師、校方站在同一陣線」的運動,然而這一切卻只為了一個最基本的需求:足夠的教學與研究空間!

矯正民主歪風,紮根人文教育,常聽到: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十年過去了,小學生成了大學生,一個合適的學習空間卻還等著,十年了!人文館不能再拖了!

(台大哲學系新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