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青別鬼扯》天龍國的食農教育(3):小朋友的假朋友,有機教的真洗腦

現在食安事件風暴頻傳,但大家應探討的是這些無良企業的作為,追究他們是否遵守法令,善盡社會責任,而非徹底抹黑食品添加物。

文青別鬼扯

關於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幫天龍國編寫的《食農教育教師手冊》,在鬼友們的協作努力下,正一步步找出裡面各種荒謬詭異的論述。

前兩天大家批評的焦點在於:

1. 如果農藥能靠鼻聞得出來,全台的檢驗中心就都該廢了。

2. 蔬果的外觀、口感與氣味,通常取決於栽培過程和施肥,跟有機無沒啥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田間管理和技術問題。技術強的人,有也可以種得很漂亮很好吃;技術不好的人,農藥噴不對,肥料灑過量,蔬果還是慘兮兮。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本教材〈食品添加物〉的章節部分(p. 32-42),而部分關於食品添加物的討論亦出現在〈食品工業化〉章節內。

簡單來說,張教授編撰的食農教材對食品添加物的看法基本上可概括成八字箴言:

-----〈〈〈食品添加物去死吧〉〉〉-----

由於張教授對食品添加物充斥著讓人難以理解的敵意,因此整個教材設計就是要讓小朋友們知道,食品添加物是不好的東西,是「小朋友的假朋友」,而結論就是要小朋友以後都吃天然的。

我們就先討論啥是食品添加物吧。人類從古早以前就發現食品添加物的妙用,包括提味、延長保存期限等,而鹽和糖更是世界各地老祖宗們都愛使用的添加物。

人類從古早以前就發現食品添加物的妙用,而鹽和糖更是世界各地老祖宗們都愛使用的添加物。(資料照,記者楊金城攝)人類從古早以前就發現食品添加物的妙用,而鹽和糖更是世界各地老祖宗們都愛使用的添加物。(資料照,記者楊金城攝)

雖說現在食安事件風暴頻傳,但大家應探討的是這些無良企業的作為,追究他們是否遵守法令,善盡社會責任,而非徹底抹黑食品添加物。但奇怪的是,這本教材卻秉持矯枉過正的精神,將食品添加物全盤加黑,然後再將此種法西斯式的論證模式強加於小朋友的大腦內。

本教材第40頁就先引用法令指出:

「食品添加物,係指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等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

但奇怪的是,這本教材卻將食品添加物的功能簡化與扭曲為以下六種:

1. 增加有利於廣告之營養價值
2. 降低成本
3. 提高食物的保存性
4. 減少食品的熱量
5. 縮短製造加工的時間
6. 改良食品的風味與外觀

《食農教育教師手冊》內頁。《食農教育教師手冊》內頁。

其中「增加有利於廣告之營養價值」更凸顯其惡意醜化食品添加物之能事。舉例來說,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B群等等都是法規中定義的食品添加物,而大家平常常喝的高鈣牛奶、小Baby喝的嬰兒奶粉,都對發育與營養補充頗有貢獻。而鐵、鈣的吸收對小朋友的發育更是重要,許多地區的營養學家和食品專家都對如何透過食品補充鐵與鈣,而絞盡腦汁。但張教授卻刻意強調這是為了「有利於廣告」?意圖之惡意,甚為明顯。身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幹這樣的事嗎?!

其次,張教授除刻意將食品添加物抹黑為商人賺錢的工具外,還告訴小朋友,這些都是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反而會使我們的身體增加負擔」。張教授能說出這樣的話,就顯示她對食品添加物的無知。

前已提及,食品添加物的功能除強化營養外,其他則著重它在食品中發揮的功能角色,本來就不是人體需不需要的問題,但它發揮的功能可能對食物的性質很重要。例如,添加合法使用的防腐劑,可避免食物腐化、中毒致死的可能;添加了抗氧化劑,防止食用油氧化造成肝癌發生的機會。換句話說,食品添加物若使用得宜,還能降低我們中毒、得病的風險。

添加合法使用的防腐劑,可避免食物腐化、中毒致死的可能。換句話說,食品添加物若使用得宜,還能降低我們中毒、得病的風險。(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添加合法使用的防腐劑,可避免食物腐化、中毒致死的可能。換句話說,食品添加物若使用得宜,還能降低我們中毒、得病的風險。(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第三,第41頁學習單標題就是「小朋友的假朋友~食品添加物」,再度顯示其教育手段就是把食品添加物窄化為色素、香料,再用「假」這個字眼就是要用惡意的引導方式,讓小朋友認為食品添加物集萬惡於一身。食物就是食物,何來分「真食物」與「假食物」?使用白佩玉的栽贓手法,這是教育者應有的客觀態度嗎?

第四,好笑的是,張教授還會刻意裝出客觀的態度。教材雖然強調「…盡可能避免各種引導性的問句與話語…」,但是施教者接下來又被教材要求「稍微介紹一下檸檬酸和檸檬香精,並點名他們對健康可能有壞處,再請小孩重新表態」(p.46)。前面才說要客觀,後面又想引導孩子們對檸檬酸與檸檬香精產生反感。另外,此處的用詞居然是「表態」?這群自稱熱愛生態、支持永續的有機教徒,他們傳達教育理念的方式居然是逼小朋友「表態」?

最後,就連其提出的參考書籍:安部司著,《恐怖的食品添加物》。這本書是日本人所寫,其內容不僅未必符合台灣狀況,連醫界都認為其內容相當爭議。以這樣爭議書作為教材參考來源,而不去請教真正的食品安全專家,實在不合適。

總的來說,張教授本身並非食品專家,教材內充斥錯誤的謬論。這樣的教材非但無法讓學童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反而會製造許多無謂的恐懼,以及家長的困擾。

最後,必須說明一下,這本教材刻意使用「人工香精」這樣的名詞,這是非常不專業的街頭巷尾用語,不管是學理或是法規,正式用語都是「香料」。如果連擁有PhD的堂堂大學副教授、教育工作者,都不知道使用正確用語是最嚴謹的基本態度,我們不得不嚴重懷疑這本教材於編撰過程的嚴謹性。

而這樣的教材除了洗小朋友的腦以外,似無其他存在的價值可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別鬼扯:天龍國的食農教育(3):小朋友的假朋友,有機教的真洗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