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去年台大張正琪、郭明良等人爆發論文造假弊案,由於自然科學領域向來是以團隊形式進行研究,因此這個論文造假案牽涉人員非常多,甚至包含當時的校長楊泮池,科技部認定的11篇造假論文,楊泮池竟有4篇列名共同作者,但台大校方卻認為校長沒有問題,儘管之後楊泮池為平息爭議下台,不過最新的消息是他出現在下一屆校長的遴選名單當中。
造假弊案發生後,教育部及科技部為杜絕這類學術醜聞,公布了一連串措施,包含設置所謂的誠信辦公室、要求研究新進或者是基層人員申請計畫必須要參與研究倫理的課程。聞者莫不感到憤怒,何以台大資深教授造假,卻必須由沒犯錯的人去上課?再加上自然科學領域會出現的數據造假狀況,在筆者的研究學門裡難以想像,法律學門較常見的學術倫理問題大抵是抄襲、引用不當或是凹學生吧。
說真的,目的若要提升研究環境與風氣,叫學者去上研究倫理的課程的作用何在?其次,誰來上這門課?又有多少人可以上所謂的研究倫理課程?要些上什麼?
誰該上研究倫理課
這幾天,中研院公布「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建議書」,其中,院士王平指出:法律、環評和赤色恐怖,「不盡快解決的話,台灣會被害得不輕。」 而建議書內容中,彭信坤院士認為「像是精準醫療,台灣有將近2300萬的健保資料和生物基因庫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哪些特徵的人容易患哪些病,中研院已經進行3年了,但一遇到《個資法》問題,就寸步難行,」,王平院士也認為如此。最後,蔡瑞胸院士針對大數據資料確能取得的問題,下了一個結語:「反觀台灣的法律卻一直被法律人給操控了。」
於是,台灣的環評問題成了發展的最大障礙。如果這則的報導是真的,也正確的引述了三個院士的話。我想三位院士的評論應該是有所本。其實《個資法》的問題,不是沒有討論空間,但《個資法》並沒有明文禁止去取得個人資料,只是在尊重個人資訊自主權下必須要有一定的管理機制,而《個資法》當中的很多嚴格的要求也都會有例外規定,學術上的使用通常就是這種例外狀況。只是,不管是《個資法》或者是研究倫理都要求蒐集資料的過程必須要慎重,能講出上述評論的學者,其實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去上這個「研究倫理」課程,好好了解到底什麼事情可以做的、什麼事是不能的。而上《個資法》的老師是法律系所的教授,不過,教育部開辦的研究倫理課程,授課教師通常不是法律學者,所以這三位院士應該可以不用擔心「又被法律人操控」。
另外,在三位院士提到的環評問題,必須承認我國環評機制並非盡善盡美,事實上也沒有一個國家的機制盡善盡美,大家也許只注意到不能開發的個案,而忽略了通過環評的個案。下結論前,不如先到環保署把相關資料調出並念過一遍,這樣的結語才符合治學嚴謹的標準。當然,先掌控資訊才能做科學研究的邏輯,是每個學者都應該具備的,如果缺乏這樣的能力,當然更該先去上研究倫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