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糕黏黏、情濃濃,「糕」(떡)是傳統上韓國人用來表達情意的重要食物。年前我曾接受韓國駐台外交官的邀宴。宴客主人為了對日前共同舉辦的合作活動表達謝意,邀請我與其他幾位參與活動的學校長官、同仁們一起到台北某家韓國餐廳用餐。席間我們享用了很多韓國美食以及韓國產的不同酒品,賓主盡歡。 酒足飯飽、杯盤狼藉之際,宴席主人問起身旁秘書怎麼餐廳沒送上「떡」,也就是韓國式的米作糕點作為飯後點心。後來我們得知,因為事先沒有溝通好,餐廳方面並沒有準備這種米作的糕點;為此,設宴款待的主人頻頻向我們致歉,因為沒有準備傳統的韓國糕點來款待客人,就好像是個招待不週而失禮的主人。
米作成的糕點,是韓國人在各個重要的場合與生命儀禮進行的時刻所必備的象徵性食品。
這種用米作成糕點並在重要場合、時刻與人共享的習俗,其實並不是韓國所獨有的文化。東亞各國享有許多類似的文化傳統,稻米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共享文化遺產之一。稻米是東亞區域的主食,稻米文化也深植於東亞各國的傳統文化中,影響了社會結構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稻米因此不僅是食物,也同時是東亞各社會裡重要的文化象徵,更被使用作為建構集體認同的依據。
在華人社會文化中,我們在重要的歲時節期以及生命儀禮時,也都有與米食相關的重要象徵性食物。例如說,過年要吃鹹、甜年糕,元宵節要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小孩子滿周歲時要吃油飯等等。日本人過新年時,家家戶戶也都會擺設用糯米做成的鏡餅,吃加入年糕煮成的雜煮等。
韓國人保留了更多這種將米食作為重要象徵食物的傳統,特別是在各個重要的節期與生命儀禮的時刻。韓國人對於米食糕點的喜愛程度,絕對超過其他東亞同樣以米作為主食的人們;韓國米糕點種類之多樣化,也絕對不只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韓式辣炒年糕」那麼簡單。
韓國米糕點的做法很多元,有蒸糕、打糕、煎糕、以及包著各種內餡的糕類。韓國人幾乎在每個重要場合都要準備米作的糕點。在幾個重要的農曆節期要準備不同的米糕點,例如說,大年初一要吃年糕湯、正月十五吃一種類似甜米糕的「藥食」,開工時老闆要請員工吃一種特殊的米糕,三月時要吃以花做為裝飾的「花煎」,八月中秋節時要吃「松餅」等。
在不同的重要生命儀禮時刻,也要準備不同的米糕點。
小孩子滿周歲時,要舉辦一種類似抓周的儀式,這時要準備一種雪白的白米蒸糕以及高粱餅。白米蒸糕象徵著讓分食的眾人也能分擔小孩子未來的災殃,高梁餅則象徵著驅趕鬼神離開小孩子。其他如婚喪喜慶時要準備米糕點招待客人,搬家後則要準備一種加入紅豆粉的蒸糕,分送給新鄰居、順便向大家打聲招呼。新婚一、二年內的少婦,在拜訪親戚家或是返回娘家時,要準備一種特別的米糕點。
除了在各種節慶以及婚喪喜慶場合要準備米糕點之外,在進行巫俗儀式的場合中,根據不同的神靈,也要準備幾種不同的特定米作糕點。特別是像周歲時準備的那種白米蒸糕、以及一種鈴狀蒸糕,更是最廣泛用來供奉給神靈的糕點,象徵著藉此向神靈報告人間的景況。
享用米作糕點的傳統,雖然因為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變遷而有所變化,但這樣的傳統依然以別的方式存在著。例如說,在我參加的韓國教會,每逢聖誕節、復活節等重要節期與場合,一定會準備糕做為禮物送給大家,婚喪喜慶時,糕也是必備的食品,更不用說新年第一天早晨大家齊聚一堂進行新春崇拜,然後一起享用年糕湯。當大家聚在一起時,如果不知道要準備甚麼點心給大家,只要準備好辣炒年糕,端出來時一定會引起一陣歡呼、賓主盡歡。
米作成的糕,是在各種節期與重要場合中,用來連結韓國人、表達「情」意的重要象徵性食品。
戰後東亞各國面對新的局勢,被迫從新思考自我的主體定位。而在全球化時代裡,東亞各國的飲食習慣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而逐漸轉變並西化,傳統以米食為主的飲食習慣漸為西式飲食所取代。如何在相似的文化裡同中求異、彰顯自己的文化特色,並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認同,更成為東亞各國共同的重要目標。
稻米是生活中最基本的食物,至於怎麼吃米、以及怎麼賦予米各種重要的文化意義,不同社會則有不同的特性與策略。有些食物,是在歷史過程中特意被建構出來,用來對外代表特定社會與文化的產物,像是韓國的辣泡菜;有些食物,則是自己人用來分享情意、建立社會網絡的重要象徵食品,像是韓國米作的糕。儘管韓國米作糕點的樣式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有很大的變化,但不變的是,在這個快速改變的世代裡,以米來維繫人際關係、表達情意的方式,至今仍然代代相傳,以不同的美味形式,成為穩定以及傳達情意的溫暖力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