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稻米是東亞各國的重要主食。
(圖:cfile212.uf.daum.net/image/197FCD464DBBEB11107E39)
我從小吃米飯長大,就像絕大多數居住在東亞國家的人一樣。但如果要我說出我最喜歡吃的食物,米飯一定不會出現在我的選項之中;對我來說,米飯只是用來配菜的東西。
很多台灣人每餐都要選擇吃不同的食物;請客的時候,我們常會殷勤地招呼客人:「多吃菜、少吃飯」。第一次驚訝地察覺到米飯的「美味」,是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跟朋友們請了一些剛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到家裡吃飯,有個高高瘦瘦的小夥子,一口氣吃了滿滿的六碗飯,心滿意足地說,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飯」了。其他人也不遑多讓,就像蝗蟲過境,把我們以為一定會剩下來的二大鍋米飯一掃而光。在美國認識的韓國留學生朋友告訴我說,即使身在美國,他/她們每天還是一定要吃米飯。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米飯」可以是許多東亞人用來慰藉鄉愁的一種食物。
初到韓國時,最不能適應的一點,是他們早餐時所準備的白米飯。對於飲食習慣相對西化的台灣人來說,早餐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選擇,米飯或稀飯只是其中一種,而我已經習慣了麵包、燕麥片、牛奶或咖啡。對我來說,大概只有住在鄉下的農人以及體力勞動者,才會習慣以米飯作為早餐。但當我與韓國朋友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我也開始習慣了以熱騰騰的米飯作為一天的開始,覺得就像韓國朋友所說的,早餐要吃米飯才會有力氣,開始充滿活力的一天。
我以為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喜歡吃米飯,年輕人的口味應該比較西化了;然而,當我問許多年輕的韓國朋友,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是甚麼時,許多人竟然異口同聲地回答:「飯」 (bap)!有些朋友家中有小孩,她們每天早上為小孩準備的早餐主食也是米飯;有時起床晚了來不及準備米飯,做母親的心裡充滿了愧疚。在學校餐廳裡,每天供應不同的餐點;如果當天的主食是麵食,也一定會準備一小碗米飯,因為對於許多韓國人來說,沒吃到「米飯」,就好像沒吃到正餐一樣,「心裡」沒有飽足感。
「米飯」可以是許多東亞人用來慰藉鄉愁的一種食物。
(圖:http://dbzho.tistory.com/79)
食物是當代亞洲社會最重要的文化認同識別(cultural markers of identity)之一,提供了認識社會關係、家庭與親屬、階級與消費、性別意識以及文化象徵等社會面向的媒介。米食是東亞區域的重要主食,稻米種植在東亞已有數千年歷史。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2004年的統計資訊,全世界有113個國家種植稻米,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主要集中在亞洲;其中,有五分之四的稻米是由小農生產,並且被當地人消費。稻米不僅提供人們作為主食,稻米文化也深植在東亞各文化之中,與社會關係及社會組織緊密連結。
以日本為例,大貫惠美子認為,現代初期十七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農業宇宙論 (agrarian cosmology) 成為主流,並延伸至明治時期(1868-1912)。米和稻田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之後更成為日本的國家認同:「在日本人的認知中,西方人是肉食者的代表。就日本人的觀點而言,食肉是西方飲食的特徵,也就是『野蠻人』的象徵。日本人在談論他者時是用以下的說法:『自我之於他者,如同米之於肉』」。
那麼,米對於韓國人來說,又具有甚麼樣的意義呢?
在韓國,一起「吃飯」是建立社會關係的重要場合。(圖:作者提供)
米食、分享與社會連結
在韓國,一起「吃飯」是建立社會關係的重要場合。在以米食為主的東亞各國如台灣、中國、以及日本,「吃飯」這句話表達的不只是吃「米飯」,而是用來泛指所有的食物;「吃同一鍋飯」則表達了彼此社會關係的親密,在韓國也不例外。傳統上,能吃米,代表著生活條件不錯,民間故事裡會以住在有瓦片屋頂的房子、吃米飯和牛肉湯,來形容有錢人的生活。
米不只是穀物,而是神聖而具有象徵意義的,人們從小被教導,浪費米糧會招怒神明,為家裡帶來厄運。提到飲食,韓國人常說到「母親的飯桌」、「母親手的味道」,這樣的飲食,特別是其中的米飯,是一種「恆久不變」的味道與象徵。
在韓國社會中,不僅是活著的人,祖先與後代之間也會分享食物,每年至少二到三次的祭祖儀式就是典型的例子。在祭祖儀式中所使用的食物,必須是祖先們所熟悉的,米飯或其他米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這些供品無論在精神上或實質上,都意味著代代相傳。也因此,米飯因而成為一種「穩定性」(stability)的載體,對於凝聚家庭、社會、以及國家等社會集體關係非常重要。要理解米對韓國人的意義,以及對外來飲食的抗拒,不能只從個人口味來解釋,而是必須放在更大的社會結構中來理解。
韓國祭祀桌的擺設。在韓國社會中,不僅是活著的人,祖先與後代之間也會分享食物,每年至少二到三次的祭祖儀式就是典型的例子。在祭祖儀式中所使用的食物,必須是祖先們所熟悉的。(圖www.mybaram.co.kr/sub2_2.asp?board_idx=3&idx=716&process=read)
米飯代表著「分享」與「社會連結」,韓國人以「吃大鍋飯」來形容住在一起的親密關係。
便當這種個人化的外食,在韓國並不常見。除了學生會帶著母親作的便當上學以外,一般人很少以便當作為外食。如果必須只吃簡單的餐點果腹的話,一般人選的是韓國式的紫菜包飯或飯糰等,西式的三明治和麵包比較少見。即使在西式飲食越來越盛行的現在,東亞各國米食消費快速減少,相對之下韓國人仍然比其他東亞國家消費更多的米。據韓國政府2013年的統計,每人一年消費平均消費67.2公斤的米,雖然米食消費逐年在減少,相對東亞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仍然居冠。
稻米與三種認同
對於韓國人來說,道德、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基礎,都包含在米文化裡。不同於英文裡只有一個單字rice來代表米,在韓國文化裡,有三個不同的字,用來形容不同時期的「稻米」,也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關係、認同與情感。
這三個字分別是:「稻」(byeo)、「米」(ssal)、以及「飯」(bap)。
稻、米、飯,各代表了韓國人三種不同的認同。
(圖:gall.dcinside.com/board/view/?id=candlelightcf&no=257529)
種稻是韓國過去主要的生產模式,也因此,韓國傳統社會的歲時祭儀,主要都環繞著陰曆以及農事的進程來舉行。在傳統農業社會裡,因為稻作的性質,互助合作是必要的生存條件,也因此,稻與社區集體的精神有關。然而,當稻米成熟收割後,就成為了商品,而過去韓國社會裡,地主壟斷了大部分的土地資源,也因此,作為商品的米,就成了一種剝削的象徵。而煮好的飯,是屬於家庭的重要象徵,一起吃一鍋飯的,就是家人,也因此,韓語裡的「食口」,就是家人的意思。而與飯緊密連結的家庭儀式就是一年至少三次的祭祀,主要祭祀的對象是父系的祖先們,也因此,飯所連結的祭祀活動,也就繼續不斷地強化了父系與父權社會的結構。
米在韓國文化裡的三種意義。(作者提供)
糕與社會關係
另外一項具有重要象徵的米食,是各式各樣米作的「糕」 (tteok)。
米做成的糕,是用來連結社會關係最重要的象徵性食品之一。(圖:作者提供)
韓國人在過新年時要吃年糕湯,祭祖時除了米飯,有時也會用年糕湯代替。在重要的節日「秋夕」時,家家戶戶要做松餅,一方面用來祭祖、一方面與團聚的家族成員分享。除此之外,韓國人家有喜慶時會與鄰居、村人分享糕,搬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糕去拜訪左右鄰舍打招呼。即使在教會復活節、聖誕節這麼西式的場合裡,除了復活蛋、聖誕節應景糖果之外,教會也一定會準備糕作為禮物與點心。滿街的辣炒年糕,則是韓國人不分老幼最愛的點心,我認識的人裡沒有不愛的。只要有糕吃,大家就很開心。事實上,米做成的糕,是用來連結社會關係最重要的象徵性食品之一。
米除了作為韓國人的主食以外,也乘載了許多文化上的象徵符碼,延續或再製了傳統以及社會結構。當韓國人說:「一起吃飯」時,代表著人跟人之間關係的連結,以及一種「情」的傳遞。也因此,「吃我們的米」就成為了一種凝聚集體認同與力量的方式。
參考資料
Ohnuki-Tierney, Emiko (大貫惠美子). 1993. Rice as Self: Japanese Identities through Tim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