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硯
7月初國際的焦點聚集在希臘的國債紛爭上面,在這場紛爭上面天秤的一方是希臘,另外一方則是以德國為首的債權國。8月起,歐洲難民的新聞吸引了全球所有人目光。這些主要來自敘利亞與阿富汗的難民最終目的地是德國,除了德國長期以來的庇護規定,業已收容了數十萬的難民外,經濟生活的穩定也是難民心之所嚮。
到底德國現在的經濟狀況如何呢?
德國國土面積約為10個台灣大,人口數約有八千一百萬人,依世界銀行或德國自己的統計資料來看,在世界經濟體排名上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與印度等國,不過,由於德國是前述國家中人口最少的,這樣的排名不甚公平。儘管德國人口數不及於前述大國,但卻受到歐洲國內市場的庇蔭。近幾年來,德國國債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正逐年下降中,從2011年的77.9降至去年的74.7;近三年聯邦政府收入也較以往成長。經濟狀況穩定上升,8月份的失業率是4.6%,這個數字在2008-2009年金融風暴的經濟蕭條影響過後,一直維持在4-5。帳面上的數字不僅是領先歐洲各國,也比千里外的台灣好太多。聯邦勞動署登記的工作職缺也緩步上升,來到了57萬之譜。
所以,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德國國內對可工作的勞動人數是否有需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又因為德國生育率持續下降,因此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可以想見。
但「缺乏勞動力」是否就是梅克爾決定收容難民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是倒果為因的想像。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建過程當中,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經常出現。而這個組成人口八成以上都是日耳曼人的國家,外國人口也在持續增加中,其中,來自東歐等新的歐盟國家人口,在歐盟人員自由遷徙的條件下,例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移入人數每年都以20%以上的幅度成長。在德國相對穩定的經濟成長下,並不只有難民想去德國,而德國大量接受難民填補勞動力缺口,恐怕不是德國政府所考量的原因,而是結果。
過往的納粹經驗,是否成為接受難民的主因?
今年適逢終戰70周年,現存的德國人絕大多數並未歷經戰爭,但在德國的教育下,對於過往歷史的懺悔,以及人道關懷的體現卻是根深蒂固的,在人道的考量上,或許已經脫離納粹過往的歷史經驗。而私心的陰謀論猜測,不如說是梅克爾為了尋求自己的歷史定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