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土耳其—伊朗問題與英俄兩國

土耳其與伊朗就在兩方「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境之下,建立了友好關係,雙方的邊界問題和阿拉伯地區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算是最和諧的了。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土耳其與伊朗之間的邊界並不長,目前兩國似乎也沒有太多邊界上的問題。然而在1914年之前,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與伊朗有著幾百年的邊界糾紛。19世紀英俄兩國在亞洲地區相互競爭,鄂圖曼與伊朗的邊界問題,也有英俄兩國的介入。說起來,整個19世紀邊界的劃分都沒有定案,鄂圖曼就在1923年瓦解了。隨後土耳其共和國(Republic of Turkey)成立,伊鄂未能解決的邊界問題,就成了伊朗與土耳其的問題了。

16世紀初期在伊朗地區建立的薩法維王朝(Safavid Dynasty),多次與鄂圖曼在高加索(Caucasus)地區爭奪勢力範圍,雙方以今日在土耳其東北方的卡爾斯(Kars)做為兩國分界點。但是,隨後伊鄂仍多次交戰,到了17世紀中葉,卡爾斯與其東南方的巴亞齊德(Bayazid)也納入鄂圖曼的勢力範圍下。到了17世紀後期,北方的俄國也加入這區域的爭奪。1722年薩法維滅亡,高加索地區為俄國與鄂圖曼所瓜分,俄國勢力在此區逐漸佔上風。

19世紀初期,伊朗的卡加王朝(Qajar)才建立沒多久,便試圖在高加索取回優勢。然而事與願違,卡加並沒有能力與俄國及鄂圖曼對抗。1823年伊朗敗給鄂圖曼,1828年伊朗又敗於俄國之手。1828年伊朗與俄國簽訂的《土庫曼查宜條約》(Treaty of Torkmanchay),其中有條條文內容是伊朗、鄂圖曼、俄國以小阿拉拉特山(Little Ararat)山嶺為三方分界點,卡拉蘇河(Karasu River)上游為伊朗的勢力範圍。

1828年伊朗與俄國簽訂的《土庫曼查宜條約》。(維基共享)

《土庫曼查宜條約》其中有條條文內容是伊朗、鄂圖曼、俄國以小阿拉拉特山山嶺為三方分界點,卡拉蘇河上游為伊朗的勢力範圍。(By Kaveh at the Persian language Wikipedia)

不過,伊朗與鄂圖曼邉界線劃分始終爭議不斷。尤其卡加並沒有留存薩法維時期的檔案,以致於無法說清楚實際的邊界到底在哪裡。19世紀中葉,鄂圖曼勢力甚至一度逼近古土爾(Qutur),靠近今日伊朗的烏魯米耶湖(Lake of Urmiyeh)。由於伊鄂雙方對邊界劃分沒有共識,英國與俄國遂順勢介入其中,不僅派調查團前往,也繪製了多份邊界地圖。1878年,鄂圖曼在與俄國的戰爭中吞下敗仗,俄國要求古土爾需交還伊朗。這當然不是俄國為伊朗說話,而是為了削減鄂圖曼的優勢。鄂圖曼當然不同意,但伊朗也沒有能力再發動收復失土的行動。

1913年11月英俄伊鄂的《伊斯坦堡議定書》(Istanbul Protocol)中,以馬庫(Maku)地區做為伊朗與鄂圖曼最西北部的分界區域,古土爾也確定劃歸給伊朗。1914年6月,英俄調查團完成了鄂圖曼與伊朗的邊界,總共設置了227根邊界柱。但調查員也發現,儘管這區域過去也都設有邊界柱,仍有當地居民表示曾挪動柱子的位置。不過,伊鄂兩方的國會都沒有批准這份邊界調查。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與鄂圖曼軍隊在高加索地區交戰,這又讓原本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1917年11月,俄國發生蘇維埃革命,新政權領導人列寧(Vladimir Lenin)宣布退出戰場,隨後又放棄在伊朗的特權,等同宣告《土庫曼查宜條約》失效。1918年10月,鄂圖曼戰敗,伊斯坦堡(Istanbul)政府失去影響力,著名將領凱末爾(Mustafal Kemal)為了力挽狂瀾,在安卡拉(Ankara)建立政府。此時蘇維埃政府遭到英國等戰勝國排擠,遂於1921年與凱末爾政府簽署友好條約,將高加索與週邊鄰近區域讓給了凱末爾。同時,蘇維埃政府也與伊朗簽署友好條約。不過,伊朗也批判蘇維埃政府將卡拉蘇河上游讓給了土耳其。這些原本就沒有定論的邊界爭議,經歷過大戰,各方更找不出共識。

1923年安卡拉政府與戰勝國簽署《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隨後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鄂圖曼正式瓦解。此時,土伊之間出現庫德族(Kurds)的動盪。庫德族原本居住在伊朗與鄂圖曼邊界上,一戰戰勝國對鄂圖曼的《色佛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雖提到庫德族可擁有的勢力範圍,但在凱末爾政府壯大的情況下,庫德族失去自主機會,再加上英國簽署《洛桑條約》時已不再談庫德族問題,自主的希望更宣告破滅,此時的庫德族不僅反英,也想擺脫凱末爾。隨後,土耳其領土東部便面臨嚴重的庫德族抵抗。1924年間,不少遭到土耳其政府打壓的庫德族人逃往伊朗境內,在靠近烏魯米耶湖一帶避難。此時的伊朗正值改朝換代,1925年年底,卡加王朝走入歷史,巴勒維(Pahlavi)政府成立。

1934年,巴勒維赴土耳其與凱末爾會晤。(維基共享)

1926年4月,土伊兩國雖然在西亞國家應合作對抗外國勢力的考量下,簽署友好條約,也保證不會互相侵犯,但邊界問題卻因為土耳其不接受將1913年議定書納入討論,導致交涉沒有結果。1927年土耳其軍隊進入伊朗境內追擊庫德族人,伊朗抗議土軍行動,但土耳其政府認為伊朗必須阻止這些庫德族人跨越邊界。這個情況持續到1929年,庫德族仍在阿拉拉特山區間活動,土耳其政府大概也認為追擊難再堅持,轉而不再反對1913年議定書,與伊朗重啟談判。兩方除了再次討論1913年議定書的內容外,也討論了卡拉蘇河上游的分界問題。

1932年,土伊終於達成邊界協議。土耳其正式放棄在烏魯米耶湖附近與古土爾的領土,並交予伊朗,交換條件是土耳其取得小阿拉拉特山與周邊的平原。儘管伊朗有些官員反對這項邊界協議,因為小阿拉拉山可做為亞塞拜然省(Province of Azerbaijan)的屏障,但巴勒維國王回應說,「現在凱末爾有意伊朗同一陣營,過去因領土爭議的敵對狀態,希望就此終止,這些小細節並不重要。我們會因為這樣的結合,不再需要畏懼英國人或者俄國人了。」

1934年,巴勒維赴土耳其與凱末爾會晤,此次會面具有該時期西亞地區較為不受強權壓迫的國家,表現合作結盟擺脫困境的意涵。土耳其與伊朗就在兩方「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境之下,建立了友好關係,雙方的邊界問題和阿拉伯地區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算是最和諧的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