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當領養變成一種「流行」

黃筱君

偶然看到朋友帶了隻幼年的品種犬出席聚會,除了狗狗名字、性別,當然也不免被問到這隻品種犬怎麼來的?看著朋友略為尷尬的表情解釋,是別人的狗生了很多,因此送了一隻給她,不知為何,我發現周遭人的眼光從審判轉為稱讚。

流浪狗的問題在台灣社會從來沒有被完全的解答,將近十幾年的努力,在台灣的流浪狗仍有八萬頭左右,對環境造成的社會成本無形加諸在人民身上。

近幾年動物保護意識抬頭,人們對於領養或購買形成更極端的意識形態,高呼以領養代替購買的口號。領養的確立意良善,但當我們一股腦地把資源投入設立收容所、取消安樂死、免費結紮的同時,卻也同時削弱解決繁殖場問題的資源。

領養代替購買的初衷,是認為生命不該被拿來販賣;但在台灣,動物在法律上是物品,既然無法杜絕販賣,就更該重視販賣的規定與管制,而非強力抵制、譴責更甚視而不見。(記者簡惠茹攝)

曾幾何時,購買寵物成了一種十惡不赦的罪,而領養變成高尚不可侵犯的流行?身為也是到收容所領養貓咪回家飼養的我,卻覺得我並不是如大家想像中的「善良」,不諱言的,我也是從中挑選一隻我喜愛花色及偏好性別的寵物,就像其他人到寵物店挑選喜愛的寵物品種一樣,並不比較高尚。

當我們極力排擠品種寵物販售的同時,是否想過該做的應當是節制與規範?人都有私心,並非領養就該被無限抬舉,而購買者無論合不合法,就只能被無限譴責。我們該做的應是教導購買寵物的人到合法狗舍及貓舍,排隊等待適合自己的寵物並承擔應盡的責任,例如植入晶片、寵物訓練、健康檢查等,另一方面也由這些消費者,去排擠及檢舉不法繁殖場或犬貓舍,我們所有寵物飼主應該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為動物保護做努力,守好分界,而不是彼此歧視與分裂,反而弱化了為動物發聲的力量。

(屏科大獸醫系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