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蜀貞
自由時報四月卅日社論「面對羞辱竟然無感的政府」,從尼泊爾大地震事件直言「我們國民教育的教材分配,對於世界村的呈現符合現實比例嗎?」此與筆者長久以來對教科書內容選取的標準、依據之疑惑不謀而合。
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尼泊爾在求學時期學生心目中,或者國人所認知的世界當中,應該是個陌生且遙遠的國家。事實上,該國有聖母峰,而且是釋迦牟尼佛出生地,是聞名古國,但我們的中學地理教科書在南亞單元,始終以印度為主,因此一般人印象中南亞似乎就等同於印度,這種偏頗的認識世界方式,是好的教材嗎?又倘若是因版面字數的限制,那為何六冊地理教科書中,卻有近兩冊是中國篇幅呢?教材內容分配比例嚴重失衡,根本違反政府教育單位「培養學生國際視野、成為世界公民」的目標。倘若連最基本的地理教科書課程設計都有特定的意識形態掌控,怎可能達到此目標呢?
以筆者為例,十年前的自助旅行,主要的目的地是西藏與印度,應該就是受到教科書內容影響,例如:教科書將西藏描寫成相當神秘的地方,有壯麗的大山大河照片,有世界最高峰聖母峰,令人印象深刻;而介紹南亞時主要提到國家就是印度,有一張泰姬瑪哈陵的瑰麗建築照片,令人驚艷,因而這兩個地方就成為筆者日後極想探索與認識的地方。
由於西藏至印度若走公路需經過尼泊爾,尼泊爾是在最後階段才列入行程規劃,沒想到「順道經過」的尼泊爾,竟是往後筆者滋養心靈、對生命本質有所體悟的來源,也成為課堂教學與學生分享、互動的活教材,影響深遠。回想這一切,當初若只按照教科書給予的印象完成壯遊夢想,必將錯失認識尼泊爾這美麗天堂國度的機會。
近日課綱的爭議,即是長久以來教科書受到偏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意識形態所掌控的問題浮出檯面,全民除了要有覺醒意識,正視這百年大計外,更期待擬定課綱的委員們,能秉持專業與良知,為使用教科書的基層教師、學生以及臺灣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最後,衷心期盼尼泊爾在此次地震災難中能早日重建家園,天佑尼泊爾。
(作者為中學地理教師,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