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教展望》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發教育券 拉近公私校學生負擔差距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記者劉婉君攝)

以學生數為標準關私校 將加劇資源分配極端化

記者劉婉君/專訪

受到少子化衝擊,教育部公布全台已有40所私立高中職大學列退場預警名單,行政院新版私校退場條例也已送入立法院審議。一手推動瀕臨退場壓力的「興國管理學院」轉型為招生率百分百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認為,少子化導致學生大減,私校只能發展為專精有特色的精緻小校以求永續;官方如用學生數來關私校,恐怕10年內會出現教育資源分配極端化,造成人口急速向雙北都會區集中的失衡,形成教育不均的惡性循環。

相關影音:少子化衝擊 用教育券解決高教供需問題

招生辛苦的學校 多在偏鄉

中金院前身為興國管院,2015年重組更名後,連續5年新生註冊率100%,被視為私校成功轉型的案例。施光訓說,少子化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但招生辛苦的學校多在偏鄉,若僅因學生少就斷然關校,未來將只有大都市才有大學,對台灣的長期區域均衡及世代發展並非好事。

施光訓認為,目前全國私校學生約占60%、公立40%,同是台灣年輕人,公立學雜費比私立便宜一半,沒有道理,許多私校學生一畢業就有40萬元就學貸款要繳。政府若發放「教育券」,可拉近學生就讀私校與公校的負擔差距,學校和教育界的發展也較能維持良性軌道。

讓有意辦學者 投入公益資源

施光訓也呼籲,教育部應設計一套機制,讓有意願辦學的人投入更多公益資源。他指出,新版私校退場條例立法精神不錯,但部分人士打著「公共化」旗幟,有意導向由政府直接先代位「賠償」教職員優惠離職金,甚至還要另撥優惠資遣費,恐有爭議;事實上,私校退撫儲金提撥費率中,政府提撥的比勞保多27.5%,已隱含慰問金,如果學校倒閉,由政府資金代位賠償,等於全民買單。

他認為,學校資產根本賣不掉、面臨退場危機的私校,當務之急是找好的董事會來捐資辦學,而不是把學校關掉。當初前身興國管理學院面臨退場時,就是努力說服中信金控捐資助學,才能成功轉型。

施光訓說,私校董事會的責任就是捐資辦學,不出錢只出嘴的董事會才是「禿鷹」,如有企業願持續捐資給私校,政府好好監督就好,不要讓學校倒掉。但若是公共化的錯誤迷思不改,有企業幫助學校就被指為禿鷹,恐怕根本沒有企業敢投資辦學。

而在大學師資上,施光訓也警告,國內教師斷層嚴重;國際間大學教師平均年齡約45歲,台灣教授卻是55歲左右,資淺老師相對少很多。教育部應建立一個較好的調節機制,讓人才可流動,資深老師以優惠方式鼓勵提早將教職讓出來,並訓練一批接軌國家學術界或實務界發展的年輕老師。

業界常反映有產學落差,施光訓則表示,台灣在經貿或商業人才培養的大學師資能量與資源,並不亞於國際間的學校,問題出在老師的心態太偏重理論及封閉性的學術想法,不太願意了解業界的發展情況,因此訓練出來的人才到業界後,往往要花半年至1年的時間校準,這些對企業來講都是交易成本。

相關影音:教師有年齡斷層 應建立調節機制

相關影音:台灣師資不亞於國際 問題在老師的心態

年輕人需要3大核心技能

施光訓說,未來年輕人需要3大核心技能:國際化的溝通能力、法律力及科技力。舉例來說,傳統的金融人才是考證照、賣國際商品,但現在是網路時代,世界金融市場和商品都是流通的,因此,培養學生的重點應放在國際溝通能力,讓學生了解國際金融的脈動和趨勢。

相關影音:國際化、法律力、科技力 未來金融人才3大核心技能

此外,目前金融業對AI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需求很大,但落實到產品與營運面還有2、3年的接軌期,年輕人有很多機會可以參與,不論在金融還是傳統部門,只要有AI的能力和觀念,未來競爭就能脫穎而出。

相關影音:金融業AI人才需求大 年輕人應投資科技力、法律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