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恩(Ryan Hass)
九月十四日,習近平主席和德國總理梅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視訊峰會,歐洲領袖並未掩蓋對中國行為的廣泛尖銳批評。(路透)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很容易將兩岸關係的發展,及其對台灣未來走向的隱喻,描繪成一幅黯淡的畫面。北京的軍事恫嚇行動似乎正蓄勢待發。中國用來壓縮台灣外交空間的手段,也令人難以招架。隨著美中關係惡化,北京不僅針對台灣,在香港、新疆、西藏、中印邊境和南海問題上的克制程度,似乎也逐漸遞減。
然而,儘管這些動態令人不安,但它們並沒有提供完整的全貌,讓我們得以一覽將會塑造台灣世界地位的趨勢線。中國的霸凌行為並非僅限於台灣。台北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在試圖妥善處理與北京摩擦的同時,還必須掌握海外的外交機遇。
台灣提升國際地位的最大機遇之一,可能是在歐洲。做為歐盟對中政策討論的關鍵參與者,德國在九月初公布首份印度—太平洋戰略。這項戰略鞏固了德國推動亞洲戰略與中國抗衡的決心,而不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戰略。
就在德國發表前述戰略文件的同時,中國的兩位首席外交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前往歐洲,表面上是為了建立友好關係,並為九月十四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歐洲領袖舉行的虛擬高峰會鋪路。如果兩人此行目的在於傳達善意,從結果來看,這兩位中國外交官似乎適得其反。
王毅部長警告地主國挪威,不要利用諾貝爾和平獎干涉中國內政。在柏林,他批評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訪問台灣,警告捷克將為此付出「深重代價」。王毅的發言引發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針鋒相對的駁斥:「威脅不適合這裡」。
九月十四日,習近平主席和德國總理梅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視訊峰會,延續了此一趨勢。這類領袖對話典型的禮尚往來,並未掩蓋對中國行為的廣泛尖銳批評。歐盟領袖對延緩氣候變遷的進展速度、少數族裔和宗教團體的境遇、言論自由受限、瑞典和加拿大公民身陷囹圄、香港變色,以及其他諸多議題表達關切。
在這場視訊峰會的同一天,九位歐洲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公開發表評論,呼籲歐洲改變對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專家們將歐洲迄今對台灣的政策解讀為「維持現狀」,結論是中國的行為導致這種政策已「無以為繼」。他們得出這項結論的依據,是北京悍然無視以往對香港的承諾,而且顯然願意使用非和平手段來達成其政治目標。
那麼,台灣如何掌握這樣的機遇呢?
首先,必須釐清拓展關係的定義為何。台灣的目標是與其他大國建立深厚的互利關係,為抵禦北京的欺凌提供屏障。台灣的目標不是單純為了加入而加入,而是以目標為導向、基於分工的組織原則,為議題取向的群體做出貢獻。
其次,台灣應該為其他國家面臨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歐洲和其他地方一樣,各國都面臨嚴重的衛生、社會和經濟挑戰。台灣可以為這些國家提供有價值的支援,例如提供可靠安全的個人防護裝備,分享關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照護模式的最佳做法,以及協助其他政府重建公眾信任。台灣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可以借鑒給其他國家。
第三,台灣在應對跨國挑戰時應該義不容辭、當仁不讓。近年來,美國不再扮演領導者角色,導致全球應對跨國共同威脅的能力萎縮。當引領集體行動以因應共同挑戰的力量復甦時,台北應該做出貢獻,就像支持阿富汗的人道主義行動、參與反「伊斯蘭國」(ISIS)聯盟,以及在二○一四年遏阻伊波拉病毒爆發時的投入一樣。這些行動雖然無法取代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有意義參與,卻拉近了台灣與其他出力國家的聯繫,有助於台灣在世界舞台上贏得尊嚴、獲得尊重。
第四,台灣必須展現耐心和可預測性。與台灣合作並不等於支持改變兩岸現狀,這一點愈明確,其他國家在與台灣合作應對共同挑戰時就會愈放心。而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網絡愈緊密,一旦北京決定使用非和平手段達成其目標,它所面臨的風險和成本就愈高。
深化與其他主要國家的關係,可能不會是一條平坦的直線。在路途中會有起起落落。進展將以數年或數十年的成果來衡量,而不是短期的外交突破,或引人注目的簽署儀式。儘管如此,台灣在這條路上走得愈遠,就會發現自己的地位愈來愈強固。
◎何瑞恩(Ryan Hass)
(作者何瑞恩為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