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闖進鍾理和的文學原鄉 先過平妹橋這關 ◎藍祖蔚

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

◎藍祖蔚

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

夜宿美濃尖山,天色初明,就被鳥聲喚醒,沿著山路下行,一路盡是蓊鬱山林,沒多時先看見了笠山招牌,心裡正嘀咕著,轉個彎,朝元寺就在眼前,接著看見了有些斑駁鏽蝕的鍾理和紀念館路牌,右側乾涸的水底坪溪上出現了一座「平妹橋」石橋,莫非她就是鍾理和筆下的平妹?莫非水底坪溪就是鍾理和筆下的磨刀河?

鍾理和與牽手鍾台妹。(藍祖蔚攝)鍾理和與牽手鍾台妹。(藍祖蔚攝)

平妹橋引路 文豪墨寶、銅版畫相伴

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想去美濃鍾理和紀念館,要先走過平妹橋,短短15公尺的小橋因柵欄上的墨寶、版畫,耗上半個小時都是剛好而已。(藍祖蔚攝)

平妹橋長不過15公尺,卻可以讓你耗上半個多小時,因為橋面兩側的扶手柵欄上,有著一排排的台灣文學名家的手印與墨寶,發起籌建鍾理和紀念館的文學前輩鍾肇政、鄭清文和李喬等人都在橋面上留下了雪泥鴻爪,甚至是張良澤的「過了橋就有思念的人」、吳錦發的「那逆流隨時想吞沒我心中的龍型之地」、或曾貴海的「很少很少落葉看到海」,片語隻字都耐人細細咀嚼。

橋面上還會看見「做田」、「錢的故事」和「貧賤夫妻」等銅版畫作,都與鍾理和的小說篇名與故事相關,即使版畫都已銅綠片片,有些糊殘的字跡已難辨識,然而簡單俐落的線條,和土地緊緊扣在一起的生命力道,一如鍾理和的小說。

孤陋寡聞如我,40年前先是看了李行導演的《原鄉人》,才知道鍾理和其人其事,也才開始找小說來讀,想像中的鍾理和無非就是秦漢那副書生模樣,直到過了橋,見著了鍾理和的石像,才驚覺他的巨大,再看見故居中狹小的書房與書桌,就更確信能夠寫下碑文「我相信自己的愛,我將依靠它為光明的指標」的作家,就憑著意志與熱愛,才得能成為備受推崇的台灣農民文學第一人。

撐起文學巨人 平妹眉宇英氣外露

印象中的平妹,應該也是以林鳳嬌為範本,溫柔賢淑之餘,還有淺淺微笑,直到進入館中看見本尊照片,知道本名鍾台妹的平妹氣質更勝一籌,眉宇中的英氣與毅力,應該才是她能以這麼嬌小的身軀卻撐起了文學巨人的家,讓他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寫作的真正關健。

鍾家位於美濃偏鄉,每有新稿,要走多遠才能投遞寄出?又得等上多久才能知道文稿是否獲得採用刊出?即使讀者回信,最快也是3、4個月之後才能得知,然而這種時空迢遞、知音茫茫的艱難,不也更能試煉文字書寫者「不求聞達,但問初心」的作家本色?

看過《原鄉人》,你一定會唱鄧麗君唱紅的得獎歌曲,「我張開一雙翅膀,背馱著一個希望,飛過那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嚮往的地方。」然而館內的資深導覽卻會提醒你,不要只會趕流行瞎起鬨,平妹下鄉種田時輕輕彈揚起的客家歌謠,才是真正體現平妹志節的畫龍點睛一筆。李行與翁清溪在細節上的用心與用力,學術界沒人提,音樂家也不懂,但是客家人一聽都懂,文化在民間,知音也在民間,臥虎藏龍的鍾理和紀念館,台灣文青這輩子至少要去一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