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香港與中國的距離

中國介入台灣選舉已由隱性轉為顯性,操控特定媒體、扶植候選人、設定議題、網軍滲透等,手段愈益粗暴,顯然不再顧及台灣人民的感受。相對的,參選人對中國的立場與主張,也成為選戰中重要的檢驗指標。目前藍綠的中國政策,一方是捍衛台灣主權,一方則是假九二共識之名行承認一個中國之實,認同明顯分歧。而目前發生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更可成為檢視候選人與中國的距離之試金石。

香港的反送中抗爭,不僅發乎對中國司法獨立性的不信任,更在於抗拒中國將其政治監控的黑手延伸到香港。由此可知,反送中表面上針對中國的司法及引渡政策,實際上則在反抗中國的專制獨裁統治。令人欣慰的,大多數藍綠總統參選人對反送中的表態是及格的,尤其,藍營參選人甚至公開抨擊此一抗爭證明一國兩制的失敗。藍綠一致的態度,反映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票房,因此儘管雙方認同歧異,都必須表態支持香港的民主抗爭。令人遺憾的,選舉聲勢浩大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一時間的反應竟然是「不了解」、「不知道」,引起輿論一片撻伐,加上韓某日前進入香港中聯辦的爭議,故而十八小時之後再發聲明,卻已無法化解外界的疑慮。

支持港人的抗爭,不僅在護衛普世價值,更在於確保台灣的民主與安全,這應該成為國人的共同認知。(路透)支持港人的抗爭,不僅在護衛普世價值,更在於確保台灣的民主與安全,這應該成為國人的共同認知。(路透)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屢屢發生大規模的群眾抗爭,與做為英國殖民地時的穩定狀態大相逕庭,若與相近的台灣作一比較,更令人無限感慨。一九九七年,香港正式成為中國一國兩制的實驗區。主權移交前,香港雖是英國的殖民地,卻在百年之內由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且,它雖然只有部分民主,卻有嚴明的法治與廉潔有效率的行政與司法體系,加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因此被冠上東方之珠的冠冕。可惜,香港掉入一國兩制的陷阱後,中國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很快就跳票了,不但特首一直不肯開放直選,隨著中共加大對香港的控制,原先擁有的言論與出版自由,在威脅利誘之下自我閹割,已經名存實亡了。甚至開放的金融市場也受到中國國企及中資的操控,不再是自由市場的典範。尤有甚者,香港的民生消費及房地產,更因中國觀光客與移民大量湧入而暴漲,令香港人徒有高收入卻無法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可以說,香港主權移交後,一直在崩壞之中︰沒有兩制,只有一國。

相較於香港的沉淪,一九九六年,台灣在中國導彈威脅下進行首次總統直選,勇敢向民主之路前進,至今民主制度日益完備,成為美國副總統彭斯口中華人社區的民主典範。然而,台灣仍存在重大隱憂,此即經濟過度向中國傾斜,導致敵人擁有不對稱的經濟籌碼對國內媒體、政客、社團宮廟及學生進行統戰。因此,台灣日益民主的同時,卻也因為對中國依賴日甚,造成「親中勢力」變成台灣社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總之,一九九六年後的台灣與一九九七年後的香港之所以出現不同的命運,繫於與中國政治距離的不同。與中國距離愈遠,自由民主程度愈高;反之,與中國愈貼近,民主自由就會淪為一堆空洞的名詞。就台灣而言,最接近中國的政治距離,乃是兩蔣高舉「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時代,那時漢賊雖不兩立,但「一個中國」、「統一」被兩岸政權共同接受,並視為最高價值,因此在政治體制上,台灣陷在威權統治的牢籠之中,不知民主人權為何物。諷刺的,香港在吸吮英國帝國主義奶水時才輝映出東方之珠的光澤,一旦回到祖國的懷抱,與中國政治距離等於零,就掉入專制集權的深淵,自由人權不復存在。

或許有人對「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的警示不以為然,認為香港主權移交後,就是中國的領土,香港爭民主的努力雖然值得同情,但這仍是中國的內政,與台灣無關。此種想法似乎言之成理,卻忽略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中國併吞台灣的強烈意圖恐怕不下於收回香港,而且它也正在利用台灣的民主顛覆台灣的主權,一旦我們選出親中領導人,台灣確實有成為「香港第二」之虞。因此支持港人的抗爭,不僅在護衛普世價值,更在於確保台灣的民主與安全,這應該成為國人的共同認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