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拍攝《看見台灣》紀錄片獲得金馬獎肯定的導演齊柏林,十日在與助理陳冠齊、機師張志光為《看見台灣Ⅱ》勘景時,不幸因直升機失事而全部罹難。齊柏林團隊生前以空拍台灣,關懷國土的發展與變遷,再次受到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檢討的聲音也同步出現,豐富了這個社會看待問題的視角。
以拍攝《看見台灣》紀錄片獲得金馬獎肯定的導演齊柏林(左),十日在與助理陳冠齊(中)、機師張志光(右)為《看見台灣Ⅱ》勘景時,不幸因直升機失事而全部罹難。(報社合成照/圖翻拍自陳冠齊、張志光臉書)
《看見台灣》這部片子,是在二○一三年十一月正式上映的,當時的馬英九政府以最高的行政效率,隨即在同年十二月由行政院召開了「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會議,這個會議令人驚奇的是,政府好似全無既定政策觀點,而是完全追隨並針對這部片中所述及的國土保育面向,逐一臚列出四大類共十六項的環境破壞議題,訓令各相關部會必須提出短中長期的行動方案,要求執行改善。一部作品,彷彿是指導性政綱,能夠取得公部門幾乎「零時差」、「零歧異」的回應,這種待遇當然是極為罕見的。
馬政府的專案小組,當時,大致分為「土石管理」、「海岸及山坡地管理」、「環境品質管理」、「敏感地區開發管理」四個分組,還設了「加強取締」分組,來強化追蹤檢討。但是到了二○一六年五月,也就是政黨輪替的交接前夕,這個專案小組卻突然決定解散了,而其理由很唐突,說是各議題已經獲得了具體進展,今後只要由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促請各部會繼續推動即可。而這小組在提報行政院廢除之前,不忘對這些年的主辦與協辦人員從優敘獎,說是以資鼓勵,更是令人一笑。
如果以馬政府當年大張旗鼓的動作,《看見台灣Ⅱ》的素材與空間照理應該就很有限了才對,為什麼不是這樣?若進一步檢視專案小組當時在行政體系內部自稱已經達成七項成效的內容,即可恍然大悟。例如輔導農民由檳榔轉作油菜,竟也列為其一;公告南投地質敏感區與桃園藻礁生態系之後,凸顯需要更全面的清查;而「展示辦理成果」充其量僅是文宣作為。所謂的中長期行動,似乎是盡付闕如。表裡之間這麼大的反差,前政府不就根本是在媚俗、沾光、作秀?
最近幾天,因為齊柏林等人的噩耗,大家看到一群卸任前交差了事的前高官,又跑出來搶鏡頭、追麥克風了。馬英九說:齊柏林就像一隻啄木鳥,把害蟲找出來。問題是他任上處理過哪一隻害蟲?當年迅即成立專案小組的前閣揆江宜樺更諷刺,他說:「期盼民進黨政府不要停下腳步,讓齊導的用心與努力不要白費。」這話,早在去年五二○之前,怎不對國民黨政府毛內閣有所期盼呢?
這幾天,傳出齊柏林生前有此感嘆:「亞泥~比五年前我拍看見台灣的時候挖更深了」,意指亞泥在太魯閣新城山礦場的擴大開採。此一轉述,立即引起鄉民群起網路連署,要求撤銷其礦權展延;但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少有人給答案。
大家起碼要先了解的是:亞泥的開礦權是哪個政府、依據哪個法律批准的?按照現行「礦業法」規定,亞泥是否違法?如果法令不完備,歷任政府與立法院諸公至今完成修法了沒有?如果花蓮的山頭,五年前就因《看見台灣》而被熱議,六十年來無須環評也被揭露,那麼現在所有聲量很大的人,這些年來何以容許一切都毫無改變?這種只有熱鬧,不見門道,只重即興,缺乏持續的公共政策參與品質,在台灣已經形成「模式」了嗎?最適的補救手段,如何盡快派上用場?
台灣的民主,活潑而且充滿活力,但是台灣的民主決策,卻總缺少足夠的理性與專業,以可長可久;這與從政人士的普遍素質,無法形成領導社會的典範,具有最直接的關係。《看見台灣》,讓我們從而發現更多的「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