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克士
台灣只要跟著歐美國家的標準,就不會出事;只要核食的檢查遵循所制定的SOP,就不必害怕輻射下肚。但是目前大家關心的,不是日本的進口食品中是否有檢出輻射污染,反而只看到食材是否為福島附近的產品,便一味反對。
中國污染嚴重,無論是水、土地或空氣,每一種污染都嚴重超標,由於中國的菜農、果農均過量使用劇毒農藥,所以連其友邦俄羅斯也一直嚴厲監管中國進口的農作物,不斷出現中國進口的蔬菜、水果被俄羅斯退回和銷毀的情況。台灣發起拒絕核食公投的政治人物,有沒有考慮過加強對中國農作物的檢查呢?有心人士以似是而非的理論來誤導大眾,如放射線為長期半衰期,一旦攝食將終生受到暴露。雖然銫137的物理半衰期高達三十年,但是進入人體後,由於新陳代謝的關係,它在人體的生物半衰期只有七十天左右,而小孩的代謝率更高,半衰期更短只有一半。如果半衰期長就危險,那體內原本就存在的鉀40,半衰期為十三億年,不是危害更大?
有人提出核食零容忍的口號,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地球上的輻射,一直持續存在於環境之中,天然輻射主要來源包括:(一)地球的食物和水、建築材料中的磁磚;(二)太空的宇宙射線;(三)來自地殼或溫泉的氡,或核爆後散逸至大氣層內的輻射物質。不只如此,民眾出國搭乘飛機,也會受到天然輻射影響,舉例來說,台北往返紐約就要受到約一六○毫西弗的輻射照射。在天然輻射環繞的世界上,如何做到零輻射?有人提到輻射再小終究存在風險,因此提倡反核食零容忍,但這是相當違反理性的論調。
全球平均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為每年二.四毫西弗,台灣年平均天然輻射約為一至二毫西弗,而世界各地的背景值差異很大,有些地區(如印度的克拉拉為五至十五毫西弗,或中國陽江約六至六.五毫西弗)的年峰值劑量,均遠高於全球平均值,伊朗藍薩最高測量值甚至可達二六○毫西弗,但文獻顯示,即使在如此高劑量的慢性暴露環境下,也未發現致癌風險提高的現象。其實,低劑量輻射對於人體到底有害或者有益,一直都是輻射科學上頗具爭議的議題。
實際上輻射線的量測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靈敏的。只要有個蓋格計數器,不需任何前置作業就可立即測量,不論大人小孩,都可進行操作,而且蓋格計數器價錢便宜,少於一萬元。建議超市購置一台,放於核災地區食品旁,讓民眾自行檢驗。(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