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科博士談卡位的不公平

◎ 蘇子衡

勞動部宣布明年八月將大學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各大學為節省成本,兼課機會以「具本職」者為優先。這讓我想起前年入圍金鐘獎的《雨後驕陽》。該劇以六○年代台灣鞋廠的發展為背景,男主角木成人如其名,木訥老實,講求信譽,最後以專業技術為重的「將軍鞋廠」,終究勝過講求行銷、市場導向的「正義鞋廠」。《雨後驕陽》常說的一句話是:「品質第一,良心第一」,當今高教卻是「卡位第一,市場第一」。

從研究主題的設定而言,現今大學應徵教職,多以具助理教授證者優先錄用,助理教授證須具博士學位,到大學專、兼任兩年,學校方才代辦。這種風氣下,博士生急著三、四年就畢業,好儘速獲得證件。因此研究主題偏向冷門,因為資料少,懂的人也少,被挑出缺點的機率小,更容易被期刊接受。但冷門的題目,是否代表有價值?

既有典範的修正,再商榷,勞多而功少,這方面懂的人多,引起的質疑也多,但典範的轉移,卻是學術研究上極重要的議題。

就博士的生涯規劃而言,教育部這幾年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但再攻研另一個學位,所耗心力甚多,在學中更不可能有時間先卡住兼任的職缺。更甚者,人文科系有不少博士生先到公立中學當正式教師,以此為邁向大學的跳板。但中小學缺乏具實質效力的評鑑制度,這種跳板心態,對其他全心奉獻基層教育的老師公平嗎?但這卻是一條名利雙收的捷徑,博士最低薪級也高到三三○級,再加上五、六年的年資,基本薪水便超過七萬。且這些人因為「具本職」,更容易受聘為大學兼任教師。

教育部與勞動部目前規劃拿出六千萬,避免現有兼任教師因未具專職而遭解聘,但仍只是保障已經卡住兼任教師職缺者,還是「卡位重於實力」的思維,對於執著理想,嗅不出市場方向球,以致錯失兼課機會的新科博士,仍未給予保障。高教雨後,驕陽何日再現?

(作者為台灣大學博士,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