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即食歷史》京都寺廟天花板的腳印和血痕-記錄著一段悲壯歷史

下次若有幸拜訪京都佛教寺廟,例如養源院、源光庵、正傳寺、寶泉院和妙心寺等等,當你在寺內試著抬頭望一望天花板,將會發現有些特別印痕。有些是腳印,有些則比較深沉,看來像是污漬...這背後述記錄著一段悲壯的歷史!

◎即食歷史

佛教傳入古代日本後,發展十分興盛,結合本土文化後更演變出獨特教義,因此全國各地有不少佛教寺廟。日本傳統古都京都,也是個佛教中心,今天市內仍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寺廟值得參觀。

不過,有部分寺廟不只關乎宗教那麼簡單,廟內實際記錄著日本一段轟烈悲壯的歷史。如果拜訪京都佛教寺廟,例如養源院、源光庵、正傳寺、寶泉院和妙心寺等等,當你在寺內抬頭望一望天花板,會發現有些特別印痕。有些是腳印,有些則比較深沉,看來像是污漬。

(圖片來源:The Bloody Ceilings of Kyoto, Japan|BURIALS & BEYOND)

(圖片來源:The Bloody Ceilings of Kyoto, Japan|BURIALS & BEYOND)

(圖片來源:The Bloody Ceilings of Kyoto, Japan|BURIALS & BEYOND)

(圖片來源:The Bloody Ceilings of Kyoto, Japan|BURIALS & BEYOND)

原來,這是武士的腳印,也是他們流過的血。

這些寺廟部分建材來自一座不再存在的城堡-十六世紀的伏見桃山城(今天我們看到的伏見桃山城是後來仿製重建的)。當時德川家康麾下大將鳥居元忠帶領三百八十位武士死守這裡,面對敵人四萬大軍寧死不降。他們堅守了十一天,當知道大勢已去後,在城內切腹自盡,以衛尊嚴。他們的鮮血濺在地板上,就這樣慢慢深入了木材之中。

圖為「伏見桃山城」仿製重建版。(維基共享)

那麼,這是一場怎樣的大戰呢?

一五九八年,統一日本全國的豐臣秀吉病逝。臨終前,他希望家臣和大名能繼續承認豐臣家族統治權威,以及願意效忠他那年幼兒子-年僅六歲的豐臣秀賴。

可是,事情並沒如他所願。全國勢力漸漸分裂成兩大陣營,大戰即將一觸即發-以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陣營和支持豐臣家的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陣營,這場大戰也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

就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撤離桃山城,派鳥居元忠領一千八百名士兵留守。鳥居元忠將不惜任何代價死守這座有莫大意義、象徵統治中心的桃山城。石田三成帶領四萬大軍圍堵桃山城,脅迫鳥居元忠投降。鳥居元忠果斷拒絕後,石田三成便命人放火燒城。

「關原之戰」畫作。(維基共享)

當時城內只剩鳥居元忠和三百八十位武士。石田三成部下雜賀孫市進入桃山城,沒有遇到多大抵抗便來到鳥居元忠跟前。鳥居元忠眼看大勢已去,便跟雜賀孫市說:「把我的首級拿去吧,作為你們的戰利品。」於是雜賀孫市便斬下去了。城內追隨著鳥居元忠的三百八十位武士不肯投降,因此選擇慷慨就義,大量鮮血就此濺到地板上。

大火雖然摧毀了桃山城,但卻有部分木材倖免於難。這些木材後來被用於建造佛寺天花板,也因為這樣,這些佛寺天花板,成為了記錄這段悲壯歷史的證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即食歷史 京都寺廟天花板的腳印和血痕-記錄著一段悲壯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