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家紋・德川葵。(維基共享)
經過數十年以來不斷的政治變動,最後導致德川家族或幕府的崛興。德川幕府第一任將軍是德川家康(一五四一年-一六一六年)。英國學者沙德勒(A. L. Sadler)在一九三七年出版了一本德川家康傳記,作者的政治立場是同情德國希特勒的所作所為,故對家康的殘暴一面亦採恕宥態度,認為「以一般老百姓或資產者的道德標準,是無法衡量一個軍事獨裁者的」。1
家康是一個苛酷的統治者,但他也是一個有耐性的謀略家,懂得如何妥協。他是豐臣秀吉其中的一個盟友,亦是其最厲害的政治對手。不過家康願意放下身段,不挑戰那位「禿鼠」。家康首先鞏固他在關東平原的地盤,再觀勢以待時。以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為榜樣,家康在一五八○年代及一五九○年代先在藩內建立有力統治。當秀吉去世時,命家康出任攝政之職,但家康卻馬上聯朋結黨,在一六○○年發動「關原戰役」,擊敗另一群忠心於秀吉子嗣的攝政,奠定德川二百多年霸業的基礎。一六○三年,天皇賜封他為征夷大將軍。
一六○五年,關原戰役僅五年之後,當時家康精力充沛,春秋仍盛,但卻急流勇退,把將軍一職傳給其子秀忠,目的是要保證德川家族不會步豐臣秀吉後塵,後人能順利接班。事實上,家康在一六一六年去世以前,仍然在幕後操縱政局,秀忠獨攬大權的日子僅只有七年,一六二三年他便退位,由其子家光繼位,不過秀忠仍監管他的兒子,直到他一六三二年去世為止。
德川幕府創立者家康肖像。家康雖然是馬上得天下,但在畫內,他穿著朝廷衣冠,反映出他的統治合法性是來自於天皇所賜的將軍一職。(維基共享)
家康之孫德川家光是第三代將軍,但他在歷史上的貢獻與家康不相伯仲。他在位時間由一六二三年到一六五一年,德川政權威望達到峰頂。在家康及家光兩人手中,德川體制才得以確立,一直維持到西方列強在一八五○年前後入侵日本為止。
家康及家光建立的體制,實得力於信長及秀吉所作的各式各樣政治安排,本書稱之為「設計」。這些政治組合五花百門,但它們確保德川家族維持其在政治權力頂端不墮,亦化解各方面的反抗。反抗根源上自大名及天皇朝廷,下至武士、農民、商人及僧侶,都有可能發生。上述政治組合亦消除數十年來以至數百年來的各種矛盾,帶給日本史無前例的政治安定。當然,創造或支撐上述政治體制的歷史動力不會停滯不動,一六○○年代出現的政治設計事實上產生不少矛盾,並最後導致德川政權覆滅,但它是一個緩慢過程,徐徐展開於日後兩百餘年之中,當時是無法感覺出來的。
大名
德川實施的各種具體政策,大部分在信長或秀吉的統治期間都有先例可援,家康及其後繼者只不過把它們變得更有系統而已。有關大名的設計最為重要,家康規定每一名藩只能有一座城堡,各大名亦要向他宣誓效忠。家康嚴禁諸藩間互結盟好,並派出大員巡視,以確保各大名能遵守此規則。為加強監控,家康規定各大名聯姻,要事先得幕府同意。
家康不時要求大名捐助幕府各種宮室營造工程,江戶城便是其中一個建設重點,並成為德川幕府的權力中心。不過德川幕府並未有向各大名徵稅,最類似稅收的便是這種不定期的強迫性「捐助」,由於各藩在財政上自主性高,成為德川幕府權力最嚴重的限制。原因是家康模仿秀吉做法,幕府統治是建基於各大名政治聯合之上,故家康容許約一百八十位大名在藩內有自主權力,並世襲藩位,前提是該大名必須效忠德川幕府,奉行將軍命令。2
家康之孫家光,進一步擴大幕府權力,家光確立將軍沒收大名領地的權力,並將之分配給其認為是可靠的領主。他亦運用這項權力,調動大名間相互領地,目的當然是削弱力量太強的大名。家光有時亦沒收大名部分領地,轉贈給直屬他管轄的旗本武士,這些土地統稱為德川幕府的家地。凡忠於德川幕府的大名稱為「譜代大名」。家光很多時候沒收有敵意大名的土地,轉贈給各「譜代大名」,透過此政策,家光才能確保德川家族的霸業。
上述各個政策的結果,家光重新分配五百萬石之土地3,約為日本五分之一的可耕地。在土地重分過程中,家光對「外樣大名」特別苛刻,所謂「外樣大名」,是指關原戰役中與德川家康為敵的大名。家光即位將軍後,為保衛權力中心的江戶城,以此為圓心,將圓心周圍劃為德川家地,稍遠則封贈同一陣營的「譜代大名」及有親族關係的「親藩」,曾一度為敵的「外樣大名」,則被分配至日本三島最邊遠的地區。
家光另一個重要改革則為參考德川以前的做法,建立「參覲交代」制度。參覲交代制代表德川霸業的最後一步,切實掌控其過去的敵人。它根源於一三○○年代前後鎌倉幕府的政策,當時的將軍為監視各藩,規定各大名必須到當時的首都京都「參拜」。到十六世紀後期,秀吉亦好幾次要求大名參拜,以維持雙方緊密的關係,但秀吉並未將此轉化成常規,或要求所有大名服從,一直到家光出任將軍,在一六三五年到一六四三年之間才成為定制。
家光要求所有大名在江戶及藩地均建造居所,在江戶參拜將軍,住滿一年後,即要回藩內,藩內居住滿一年又要回江戶。當大名回藩時,其親屬則要留居江戶。這是一個十分厲害的政治控制手段,在江戶的各個藩邸其實是一個人質集中營(當然,各個「人質」若不打算離開江戶,其生活環境是十分優裕的)。在實行參覲交代制下,江戶城關卡貼上下面的標語:「不容婦女出城、火槍入城。」換言之,婦女出城,代表大名離心;槍炮進城,代表亂事將興,兩者均表示德川幕府的權力出現問題。不過在德川兩百多年的統治中,始終未見有真正挑戰德川權威的大名。
參覲交代制的作用不止是監控,而是嚴重削弱各大名的實力。首先為了維持江戶及藩內的藩邸 — 江戶藩邸有時不止一個,大名不得不增加開支。其次是往來江戶與藩城間時,大名按儀制必須有龐大隊伍陪同,所費不菲。其三是江戶藩邸編制人員所需支出,通常佔大名每年收入三分之二。總而言之,參覲交代制在政治上疏遠大名與其藩領的親密關係,因為他們有一半時間在外。同時不少大名由身在江戶的母親或臣屬撫養,直到長大後才有機會踏足本藩,對本藩的認同感也很薄弱。
天皇制度
第二個關鍵性的政治設計是天皇,它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徵,亦是幕府控制政局的重要手段。可是到十五世紀及十六世紀,王室無論在經濟上或政治上都陷入困境,家康模仿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在經濟上支持王室,使它擺脫過去百年來的財政拮据狀況。征夷大將軍是武士最高統帥,理論上是由天皇封賜,因此德川幕府尊崇皇室可以提高其統治日本的合法性,其前提當然是要穩穩操縱皇室。為達到此種目的,幕府頒佈一連串「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根據上述法令,幕府有權委任朝上公卿百官,賜予封地。天皇子嗣一人須居於德川一族在日光之家廟,以作人質之用。在日常小節上,幕府會奉朝廷為上,但他派遣官員一人駐守將軍在京都的居所「二條城」,監視皇室一切舉動,二條城離皇居僅一箭之遙。
上述政策實際上讓幕府將軍與天皇平起平坐,十九世紀中葉,西方人初到日本,便搞不清楚日本統治的主權所在。一八五七年,美國代表夏理斯(Townsend Harris)到日談判商務,在其代美國總統法蘭克林.皮爾士(Franklin Pierce)致德川幕府的信中,開頭便以「日本皇帝陛下」稱呼將軍。4雖然如此,天皇擁有權力的正統性此一觀念仍然重要,一八五○及一八六○年代當部分武士聯合反對幕府時,便以此為號召。
*譯注:自鎌倉幕府至德川幕府,日本政制是二元統治,天皇所代表的朝廷稱為公家,將軍所代表的武士稱為武家,兩者各有不同法則管理。
武士
十六世紀末期,在數百個有力大名的領導下,日本從事戰爭的武士人數達數十萬。當時日本的政治制度類似歐洲封建時期,武士可以擁有一小塊封地,稱為「知行地」,在此土地上耕作的農民亦歸其管轄,他們從土地上徵取稅收,補助其各種軍事活動。不過武士生涯並非易事,一方面要控制人地,一方面又要防範鄰近武士的兼併。為防虎視眈眈的強鄰及不安於室的農民,不少武士向更為有力的大名屈膝稱臣,願意承擔各種戰爭任務。然而在統一戰爭完成後,這些武士便很少重回到自己的封地,他們大部分都定居於城鎮中。由於各大名均在藩內建造城堡,不少武士便奉命聚居城堡內外,有些甚至被調到江戶城的藩邸。亦有武士居於鄉村中的小鎮,成為名藩官吏,其任務是丈量田地、評估產量、收集賦稅及維持治安。至於他們原來的封地,則由幕府或各大名委任專屬官員管理。專屬官員取代原來的武士,向土地徵稅,所得收入則上繳給藩堡或在江戶的藩邸。至於武士原來的田地收入,則由商人代理大名銷售所徵得的大米,再由各大名支給相等價值的俸祿。
居於城內的武士有權配帶兩把劍。部分武士仍擔任警察或治安維持者的角色,但大部分都脫離其軍人職務。他們大都被委任其他行政職務,只有小部分遊手好閑,但無論如何,所有武士每年都會向大名領取薪水,稱為「米祿」,顧名思義,其薪金是源於昔日封地的收入。但日子愈久,武士對封地的感受便愈淡薄,最後只是一個虛名而已。武士由德川幕府的武家法度或藩律管理,為了整體社會安定,幕府嚴禁武士間的私下仇殺。
當統一戰爭結束不久,戰事記憶猶新,居於城中的武士仍有濃厚的草莽氣息。武士聯群結黨,在十七世紀初是尋常之事。然時移世易,大部分的武士棄劍習文,他們漸成為一個精英階層,為幕府或名藩處理日常事務。名義上他們享有特權,但實際上職位是世襲的,不易出頭或改變身份。出身於中上級武士家庭會較易出任高官或升遷,不過他們仍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故武士在德川時期逐漸由戰士演變為官僚。至於下級武士,不但薪俸微薄,環境亦不佳,甚至可以說是貧困。終德川之世,武士佔日本總人口6%到7%。
村民及町人
第四個支撐德川時期安定的是一般百姓,他們佔人口的大部分,但卻完全是受人制宰,同時他們更可以細分為若干階層。一六三○年前後,德川家光曾命令所有百姓向佛寺登記。一六六五年幕府進一步收緊管控,要各佛寺確認所有人的宗教信仰。在登記制度下,村民不許改變戶籍,甚至旅行亦要事先得許可。故登記其實是一種政治以至社會控制,另一個目的是禁止基督教的傳播,自一五九○年以來,日本便先後多次下令禁止日人信仰基督教。
因此,農村的農民及城市中的商人及工匠的身份被固定下來,累世不能改變。人口約八成是農民,其餘是各式各樣的城市町人。德川幕府對每一階層的活動範圍,雖有很多限制,但並未有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它容許一般百姓有一定的自主空間,例如外出旅行,德川規定要事先申請;移居到城市理論上亦不容易,但並未嚴格執行此等法規。按實際情況,只要各村如期繳稅,幕府及藩政府便很少介入村中事務。幕府徵稅是以全村為單位,不向個人直接收稅,因此村是一個集合體,它主宰村中一切事務,包括內部事務、秩序維持及把罪犯交往幕府或藩所。
至於市町住民的管理,無論其職業是商人或工匠,或無論其居地是直屬幕府管理的江戶或大阪,或是直屬各個大名之城堡,其管理方式大致與農村一樣。在農村,武士委任村頭負責管理職務;在市町,他們則委任有力的商人組成委員會,負責治安及規範各行業的商業活動。該委員會則選出市町領導人,負責執行法律、偵察罪案及收取賦稅。5
【二、德川幕府之政治設計】
本文摘自《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
作者: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譯者:李朝津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全面總結平成「失落年代」(一九八九年-二○一九年)緊貼史學研究新趨勢,增補環境史角度透視日本近代化進程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由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安德魯.戈登教授撰寫,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大學的經典日本史教科書,被翻譯成中、日、韓等多種語言。中譯本自二○○六年初版以來,已成為各大學最受歡迎的教科書與通識讀物之一。此次第四版依據二○二○年最新英文版,吸收學界新近研究成果,增補大量內容,包括環境史、性別關係、軍事安全政策、二○一○年代日本政治和社會的近期發展,以至平成時代(一九八九年-二○一九年)的總體評估。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近現代日本通史論著」。
注釋
1.1A. L. Sadler, The Maker of Modern Japan: The Life of Tokugawa Ieyasu (1937; reprint, Rutland, Vt.: 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1984), p. 25.
2.由於有些名藩會細分,又有些家臣升格為大名,故大名的整體數字會隨時增加,到18 世紀大概已穩定為二百六十個大名。
3.一石約等於一百八十公升(liter)。
4.The Journal of Townsend Harris (Tokyo: kinkōdō shoseki, 1913), pp. 468–80.
5.James L. McClain, Kanazawa: A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ese Castle Tow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51.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即食歷史 德川幕府維持三百年江山的秘技:矛盾的政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