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協指南》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擴張:索羅門三部曲的再省思

中索的安全協議是北京介入南太區域布局的第二部曲,在促成台索外交翻盤後,由北京拉出一條安全合作線,直接貫穿第一與第二島鏈,藉由索羅門群島直接投射安全與軍事影響力至南太平洋區域,此舉被視為是挑戰澳洲的勢力範圍與美國在南太平洋的維穩能力。但中國真能如願嗎?

楊 昊/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在2022年4月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從有限的資訊中得知,這項協議明訂了雙方安全合作的主要架構,據此中國可以派遣軍隊「保護在索羅門群島上中方人員和中國主要項目的安全」。根據索國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所言,該協議主要是因應所國內部安全情勢的動盪,讓中國可以保護其外交人員與公民在所國的權益與安全。索國高層甚至多次表示該協議不會「破壞該區域的和平與和諧」。但還是引起了鄰近國家與美國的憂慮及關切。本研究認為中國的對外關係作為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至少都有點-線-面三部曲的漸進打擊軌跡可循。

佈點:北京利誘索國意在造成外交翻盤

索羅門與中華民國(台灣)自1983年開始建交,雙方推進各領域的合作,尚稱穩定,而台索關係也成為中國與台灣在南太平洋區域外交角力的焦點。隨著中國逐漸成為索羅門最大的貿易夥伴,北京更能透過各種管道在索國社會醞釀對中建交的輿論,促其與台灣斷交。最後,這種「點的打擊」在2019年終於造成台-索外交翻盤。

拓線:中索安全協議為先行(pilot agreement)戰略工具

隨著台索外交的終結,北京在南太平洋區域中再下一城。當然,台-索外交翻盤不會是北京競逐南太區域影響力的終點。當國際社會將焦點置於俄烏戰事的今天,北京利用此一戰略機遇期積極推動與索羅門的安全協議。這份安全協議看似因應索國的國內安全情勢與社會動盪,讓中國可以派遣安全人員確保其公民的安全與福祉。更有甚者,在有限的資訊中,傳出索國可以「要求中國派遣警察、武裝警察、軍事人員、和其他執法人員和軍隊」等。更引起鄰近國家憂慮的是,因為該協議可以讓「中國船隻可以訪問索羅門群島,執行後勤補給,停靠和轉運」。這裡的船隻因為模糊定義,當然可包含中國海警或解放軍海軍艦艇等,因而造成美國、澳洲等國的高度關切。

索羅門總理蘇嘉瓦瑞。(AP)索羅門總理蘇嘉瓦瑞。(AP)

簡單來說,中索的安全協議其實是北京介入南太區域布局的第二部曲,在促成台索外交翻盤後,由北京拉出一條安全合作線,直接貫穿第一與第二島鏈,藉由索羅門群島直接投射安全與軍事影響力至南太平洋區域,此舉被視為是挑戰澳洲的勢力範圍與美國在南太平洋的維穩能力。北京利用俄烏戰事進行外交出擊、也就是「線的打擊」的野心不容被忽視,因為這將牽涉到它接下來的第三部曲,也就是「面的打擊」。

展面:由層疊與重疊重新挑戰既有勢力範圍的劃定

中索安全協議意味著南太平洋地區正因為台灣的「被淡出」與中國的強勢介入而發展出層疊性的權力結構(nesting power structures)與重疊型的勢力範圍(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s)。此舉不但可能讓北京因為國際間對一帶一路造成合作方之債務陷阱的疑慮以及武漢肺炎傳染病肆虐的陰霾而撥雲見日,更因為美國與澳洲對於此一安全協議的憂慮與激烈反應所造成的索國及南太平洋島國的反效果,重新凸顯了小國有權捍衛獨立自主外交決定的國際輿論,進而檢討南太島國不該被視為是誰(哪一個強權)所專屬的勢力範疇。換言之,北京作為一個合作的選項已經不再是最大貿易夥伴的定位而已,而是可以在敏感的安全議題上也能作為一個保障者(security guarantor),以及穩定與繁榮的供給者,而這也將在南太區域以「面」的方式逐步擴展,讓不得不納入北京作為發展與安全合作的選項,逐漸在其他國家的決策者與民意中蔓延。

踢到鐵版:王毅出訪南太國家的困局

隨著中索安全合作的定調,北京見獵心喜並欲乘勝追擊,企圖在國際社會聚焦俄烏戰事的今天再下數城。中共外長王毅於5月26日起銜命前往南太平洋區域訪問,並預期推進一份區域協議,作為「展面打擊」的基礎。然而,由於太平洋島國的對於該協議內容的各種顧慮,因此王毅踢到鐵板,原本設定於5月30日參加中國與南太平洋十國外長會議期間推進的區域協議未獲普遍支持,最後僅以發布一份「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立場文件」來收尾。

王毅原設定於5月30日參加中國與南太平洋十國外長會議期間推進的區域協議未獲普遍支持,最後僅以發布一份「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立場文件」來收尾。(AP)王毅原設定於5月30日參加中國與南太平洋十國外長會議期間推進的區域協議未獲普遍支持,最後僅以發布一份「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立場文件」來收尾。(AP)

仔細檢視這份立場文件,其宣言內容共有十五點方針,聲明一開始以「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試圖以普世價值的道德高度來正當化其在南太區域的展面打擊,而這項宣言則包含了二十四項合作機制與利多誘因,包含經濟特區與商務貿易、數位經濟、警務與非傳統安全、氣候變遷與環境生態及災難預警、醫療防疫與民生援助、教育與人才培訓以及多面向的社會人文交流等議題。方方面面看似攸關南太平洋島國的永續生存,但為什麼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的願景最後沒有被廣泛支持?本文認為可能原因有三:

其一,太平洋島國不願成為哪一個強權的勢力範圍,儘管長久以來域內幅員最大、最具實力的澳洲對相關國家有高度的影響力,而各界對於中索安全協議的顧慮甚多,而隨著相關疑慮在區域內持續擴散,太平洋諸島國自然不願意成為中國點-線-面漸進打擊與擴張布局的棋子,進而複雜化域內地緣政治與大國角力的現況。

其二,所謂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的願景看似符合區域國家的生存需求,其中儘管合作議題明確,從相關政策工具的配搭應用更清楚勾勒出北京對該區域合作的直接安排,這也使得各方對於中國在南太區域由點到線至面的擴張行徑及其背後野心與意圖產生疑慮。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必有一定程度的交換需要(trade-off)。

台索斷交後,中國逐漸成為索羅門最大的貿易夥伴,北京更能透過各種管道在索國社會醞釀對中建交的輿論。圖為索國的中國大使館。(AP)台索斷交後,中國逐漸成為索羅門最大的貿易夥伴,北京更能透過各種管道在索國社會醞釀對中建交的輿論。圖為索國的中國大使館。(AP)

當然,本文認為,試圖邊緣化與排拒台灣的存在仍是北京在意的點的打擊,直接突破島鏈壓迫與箝制並開闢新的據點屬於線的打擊,而未果的區域協議則是面的擴張。但問題在於,太平洋島國並不會天真地堅信幾千公里外的中國霸權意在無私奉獻,只為了建構一個虛無飄渺的命運共同體。而相關疑慮在太平洋區域醞釀的同時,適逢澳洲新局與政黨輪替,澳洲新政府團隊就任後對於太平洋島國情勢高度關注,澳洲外長黃英賢也積極訪問區域國家,除了向鄰近國家釋出善意,聆聽各國對區域穩定及發展的建議與期許,這多少與中索安全協議在區域內引發的後續效應有關,隨著澳洲加強回防南太平洋區域,除了釋出善意外也更珍視自然天成的夥伴關係(natural grouping),相較於遙遠巨龍施惠利多背後的張牙舞爪,太平洋島國自然會有更多的省思,而這也是本文認為的第三個可能原因。

近年來,中國之所以成為國際政治的眾矢之的,實非虛構杜撰。儘管北京一再宣稱中國的崛起不會走回強者必霸的老路,但無論是理不直且氣不壯的戰狼外交、為泯滅人權與打壓自由擦脂抹粉的矯揉造作,還是持續以灰色地帶作為騷擾台灣空域與海域的強制作為,都可從實際作為中找到其追逐強權遂行霸道的意圖與作為等痕跡。簡單來說,中國的海外擴張活動之所以踢到鐵板是因其逐強行徑而築牆自我隔離於國際社會之外,而非由國際社會刻意串聯圍堵所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