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德瑞克說碳金融》第三講:碳中和與其實踐之路

德瑞克

大家好,我是德瑞克,我對氣候變遷議題下的碳金融有高度興趣,同時也抱著高度質疑。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碳交易,說到了現在歐盟領先所採用的管理方式叫作「總量管制與交易」。也就是,節能有道的公司,可以將其盈餘的碳配額拿出來賣,而未能減少排放而導致配額不足的公司,則需要透過交易來補足配額,以免被政府罰錢。

其實,這個碳交易的故事只說了一半。為什麼這樣說呢?

現在全球各國都致力於達到「碳中和」,也就是「淨零碳排」,白話說就是總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於零。

等等,那是代表從此不排放二氧化碳了嗎?

整個人類活動中,是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所有碳的氧化過程(最主要是燃燒,還有一些其他工業用的化學反應)就幾乎一定會產生二氧化碳,更不要提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社會必須經歷的產業轉型痛苦期了。

所以關鍵不在真的「不排放」,而在於一加一減的方式,用「抵銷」的概念來達到總和為零的目標。

如果把工業民生需要而產生的二氧化碳,視為「必要之惡」的話,那麼我們能不能製造一些「善」來將之抵銷?

就像在學校裡,要是你不小心爬牆被記了警告或小過,就得趕緊出個公差拿嘉獎或小功來彌補一下,其實是同一個道裡。

那麼我們想一想,甚麼可以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反面?

沒錯,就是所謂的「吸收」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最實際的辦法就是種樹。因為樹木白天會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

吸收二氧化碳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最實際的辦法就是種樹。因為樹木白天會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https://www.freepik.com/)吸收二氧化碳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最實際的辦法就是種樹。因為樹木白天會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https://www.freepik.com/)

上面所說的這部分,被稱為「碳補償」或是「減排項目」。

因為單位上也是以二氧化碳做計算,所以也可以拿來碳交易,拿來彌補配額不夠的問題。

舉個實際的例子,還是拿前一篇文的垃圾袋作為故事吧!

前述假設台北市有十萬個家庭,而每天政府配給每個家庭兩個垃圾袋,因此每天總量是二十萬個垃圾袋,垃圾車每天只收走二十萬袋垃圾,多的不准丟,偷丟要罰錢。在之前的例子中,垃圾袋只在不同家庭中做交易,端看對垃圾減量的熱誠與能力而定。

現在,我們再多加一個假設,附近有一家資源回收廠,因為可以把垃圾變黃金,所以這家回收廠因為這個貢獻而拿到政府配給的垃圾袋額度,每天是五個垃圾袋。

因為同樣是政府核發的垃圾袋,所以它們也可以加入垃圾袋交易的行列,每天要用到超過配額兩個垃圾袋的家庭,除了向左鄰右舍買多出來的垃圾袋之外,現在也可以向資源回收廠買。

其實把上述的概念,抽換一下,就是現實的交易方式。垃圾就是排放的二氧化碳,垃圾袋就是每年能排放的二氧化碳配額,每個家庭就是重度排放產業(主要是發電業與重工業),而資源回收廠大部分就是森林減排項目。

要是今天有一家老舊的火力發電廠,因為機器老舊效率差,發電得要燒很多煤炭,排出超過政府配額的二氧化碳量。那當它年底要向政府履約的時候(就像我們到了五月要報所得稅一樣),有兩個選擇方式,一個是去購買其他發電廠多出來的配額,另一個是去買林業公司申請的減排項目額度。

要是今天有一家老舊的火力發電廠,因為機器老舊效率差,發電得要燒很多煤炭,排出超過政府配額的二氧化碳量。(路透社)要是今天有一家老舊的火力發電廠,因為機器老舊效率差,發電得要燒很多煤炭,排出超過政府配額的二氧化碳量。(路透社)

所以啊,以前種樹是慈善,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利他行為,但是現在種樹可以變換成利己的營利行為,就是因為上述的新規則,重新定義了森林/林業的經濟價值,而這裡說的經濟價值完全不是產出多少果實的事情,而是它無形中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已經開始有很多國家林業局結合了私人公司,在從事上述的營利行為。

這一期我們就先說到這邊,前三篇大概把碳交易的遊戲規則簡單說完了,下一期我們先開始來看看這些碳排放的管制與交易,會最先發生在哪些企業上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