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隆
武漢肺炎疫情一陣驚濤駭浪之中,躍演劇團的音樂劇《勸世三姐妹》的開場曲最近掀起了疫情之外的一波藝術之浪。這浪頭來自那句直白的「我X恁祖嬤XXX」,開場曲前的住址詢問惹來雲林住家的抗議,而驚天動地的七字國罵,則帶來兩極論戰,有人覺得是神曲、很讚,有人認為教壞囝仔大細,無法接受。
武漢肺炎疫情一陣驚濤駭浪之中,躍演劇團的音樂劇《勸世三姐妹》的開場曲最近掀起了疫情之外的一波藝術之浪。(臉書影片截圖)
此劇脫胎自俄國劇作家契訶夫名作《三姊妹》,重新植入臺灣喪葬禮俗等在地元素,來演述一家兩代之間「命運的創治」,進而帶出一場小鎮生死嘉年華。命運的創治、人世的滄桑悲苦,當向天祈不到愛,又不可犯罪,被逼迫到極致時,一句根植於母語的髒話晴天霹靂地向這世間傳達出委屈憤恨的控訴。心有戚戚的觀眾,觀劇當下獲得宣洩與療癒,這是戲劇帶來的滌蕩心靈的功能,也是悲劇比喜劇更感動人心之所在。
露絲.韋津利(Ruth Wajnryb)在《髒話文化史》(Language most foul)中說,聖女貞德、畢卡索、米開蘭基羅、愛因斯坦、柯林頓、小布希等人都曾在不同情境中罵過髒話。咒罵為一種有意義模式的口語行為,是一種自開天闢地以來就必須滿足的需要。髒話除了具侵略性(aggression)之外,尚有情感宣洩、精神淨化(catharsis)和社交關連(social connection)功能;英國East Anglia大學的研究,髒話(profanity)的使用有助人際關係及紓解壓力。在台灣六十年代的鄉土文學中有許多描寫勞苦大眾面臨艱難生活窘境時的心酸血淚,亦會使用鄉俗口語、謾罵、咒罵的強烈語言來真實呈現當時台灣中小階層人物的語言風貌。因此,絕非簡單地以髒話代表低劣沒水準來下定論,而不考慮其情境、心理和文化層面等因素。
美國反主流文化的喜劇泰斗喬治.柯林(George Carlin, 1937-2008) 於1972年五月在加州聖塔摩尼卡(Santa Monica)表演「不能在電視說的七個字」(seven dirty words),七月被以猥褻罪名(obscenity charges)逮捕。而後法官宣布,因其言論自由,語言雖不雅,並沒有造成其它干擾,該案件於12月被駁回,後於1973年,又遭投訴,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法律攻防中,最後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該表演為「不雅但不淫穢」(indecent but not obscene),「在無預警的情況下侵犯隱私」(invasion of privacy against listeners without warning)。有趣的是「侵犯隱私」四個字,是否代表髒話其實是隱藏在每個人內心的共同語彙,但不可用那麼難為情的方式說出,尤其是如此不堪入耳;或許這也就是豬哥亮代言了每個人內在那難為情的隱私而受到喜愛的緣故吧!喬治.柯林反諷地說這沉重的七個字(看倌自己谷歌了,以免侵犯隱私),能感染你的靈魂,彎曲你的脊椎,和促使某國贏不了戰爭,他自言用意是針對這個拒絕再思考對語言的態度與價值的潔癖社會(the sterile society that refused to rethink its own attitudes and values toward language.)。而這似乎也在提點從道德觀點看待藝術或用審查及歧視態度看待語言的人吧!
人間的創意、藝術的創作讓這個世界更多采多姿、絢麗精彩。與其以低俗、下流、幼稚的眼光來評斷,不如以一種「人本的寬厚、自由的開闊、平等的容納」視野來看事,無論藝術或生活,或許會多一點的平和、理性,而這也是目前我們面對疫情最需要的態度。
(教)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