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神奇海獅先生》又被推上火線的歷史課:新課綱大刪古代中國史到底有沒有道理?

上星期突然有人砲轟「新課綱不教三國史、武則天」、「2400年用1600字講完」,再次引爆新舊課綱的優劣問題。有人說新課綱缺乏脈絡,「這根本是破碎、簡陋到不行的歷史!」更有人說這是去中國化的陰謀,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新課綱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而在實際授課上,新課綱又遇到哪些難題?

神奇海獅先生

最近歷史課綱又被推上火線了。身為歷史系,我們的感覺彷彿是這樣:

(圖:網路)(圖:網路)

一切都起因自上星期,突然有人砲轟「新課綱不教三國史、武則天」、「2400年用1600字講完」,再次引爆新舊課綱的優劣問題。有人說新課綱缺乏脈絡,「這根本是破碎、簡陋到不行的歷史!」更有人說這是去中國化的陰謀,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新課綱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而在實際授課上,新課綱又遇到哪些難題?

過去的歷史課:與其說培養能力、不如說培養忠誠

差不多每個歷史教學的老師都遇過一個景象:一個學生在各種眼花撩亂的年代事件人名中抬起頭,絕望地看著你,然後問你一句:

「老師,我們背這個到底要幹什麼?」

我都很想回答他:其實你讀這個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國家啊~~

為什麼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得先從「歷史課的歷史」開始說起:

現代義務教育起源自德意志地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就曾經呼籲眾人學習閱讀德語,以便親自閱讀《聖經》的教義。18世紀時,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更是通過《普通教育法》(Generallandschulreglement),規定5歲到13歲的孩子都必須上學,以學習基督徒的基本知識與讀寫能力。

如果說是為了要增進國民的基礎能力,那讓學生學習閱讀、算數還算情有可原,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歷史」究竟給了學生什麼能力,讓它最後也成為義務教育的一項課目呢?

答案是:古早歷史課想灌輸給學生不只是能力,而是「忠誠」。

事實上,從18到20世紀,各國的中學歷史課都被植入了某些特定的價值觀,普魯士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忠誠好公民」。這種忠誠在歐洲複雜的國際局勢裡尤其重要,在一戰剛開打的1914年8月,柏林省立學院(Provinzialschulkollegium,普魯士舊制中學)發佈一則公告,要求教師利用文學及歷史課增加學生的愛國心:

「在這偉大的時代裡,教師都應該把握課堂上的一切機會,來強化學生的祖國意識。現在,在德語及歷史課程裡也可以處理一些課程裡沒有規定的題材,尤其是愛國主義著作、或18及19世紀的普魯士戰爭。這符合了我們年輕人當前的需求,並增強他們對祖國事業勝利的信心......」

當時正是整個歐洲兵兇戰危的時候,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並不能說是錯的。然而,當歷史課被移植進入1949年後的台灣後,就成為全世界最怪異的歷史課:課本上提到的某個皇帝在幾千年前做了哪些政策,全部都是(實質上)另外一個國家的事情;而對我們自家門口曾發生了什麼事,卻幾乎一字不提!

而新課綱想改變的,就是這種現狀。

神奇海獅先生》又被推上火線的歷史課:新課綱大刪古代中國史到底有沒有道理?腓特烈大帝。(圖:網路)

新課綱目標:解釋「我們的文明,何以成為現今這個樣子」?

一直到1960年代,全世界的歷史課都還在以培養「好公民」為目標,然而到了1960年代,隨著教育實用主義及進步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記憶和背誦的歷史教育根本沒有價值。因此在1966年,英國的歷史教師們爆發了一場歷史教育改革,他們呼籲「歷史正處於危機之中」,大談歷史與學生脫節的窘況:

「......只有讓世界與英國史保持正確的平衡,才能聯繫歷史與學習者的關聯。」

「如果不這樣,歷史教育實際上將無助於『解釋學生要進入的世界』」

也就因為這樣,英國開始了自己的歷史教育改革。一方面加強世界史、地方史以及其他與學生現實生活關聯性較強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將各種史料引入中學的課堂之中,使學生學習從歷史證據中建構過去。

從108的中學歷史課本看來,就不難看出台灣的新課綱的確有這樣的企圖:高一臺灣史的幾個主題,諸如「移民社會」、「民主追求」、「經貿發展」與「多元文化」,寫出台灣社會當前的幾種文化現象,並為這些現象給予一個歷史上的解釋。而之後的東亞史和世界史,則著重訴說其他各國彼此間的交流或文明成就。在這樣的邏輯下,單一國家(尤其還是實質上的其他國家)從商周到隋唐的2400年,只用1600字就寫完了,實在是不意外。 ......因為那些古朝代,就真的距離台灣的生活現狀太遠了啊!

新課綱著重在於與世界接軌。要讓學生了解台灣的過去,與其背那些千年前的中國朝代,還不如讓學生探討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探討第一代海上強權西班牙如何沒落、最後輸給了第二代海上強權荷蘭;探討19世紀東南海防逐漸變得重要後,台灣如何成為清日兩強的兵家必爭之地;探討1950年代後,台灣如何成為美國圍堵中共政策的關鍵角色;也探討1970年代以後,台灣如何在美國「聯中制俄」的政策轉變下被犧牲、也造就了如今依舊有一大票人仍然不敢相信美國。

新課綱著重在於與世界接軌。要讓學生了解台灣的過去,與其背那些千年前的中國朝代,還不如讓學生探討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本報資料照)新課綱著重在於與世界接軌。要讓學生了解台灣的過去,與其背那些千年前的中國朝代,還不如讓學生探討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本報資料照)

新課綱的問題

不過,那些抨擊新課綱的論點難道就沒有道理嗎?

不是的,新課綱仍然有缺陷,首先就是去脈絡化的問題。對國高中生來說,學歷史最需要的就是「全局視角」。就算只是背科,至少也必須要先知道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聯性才比較好背下來。在現今的主題式教學下,到底要如何保有一個基本的年代架構,的確是需要深思的問題。

另外,新課綱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然而即使是大學歷史系學生,課堂發言有的時候都還是死氣沈沈的,更何況是先備知識完全不足的國高中生?這樣的討論會不會流於天馬行空?學生們該去哪裡補足那些空缺的先備知識?

最後,這樣的新課綱也可能會擴大城鄉差距。鼓勵研究、參與討論、多元選修的學習法很適合大城市的大學校,但是我們是否也有準備足夠的網路選修課程、線上資料庫以供偏鄉的學生們?這種學習法會不會反而造成他們的學習情緒更加低落、認為怎樣都不可能贏過城市的學生?

以上,就是我在與各學校師生實際接觸後,得出來的一點個人意見。對於新課綱我的態度是:初衷是好的,但還有一條漫長的改革之路。但換個想法:也許我們真的對歷史教育的要求太嚴苛了?也許在終生學習的現代,對歷史的追求早就不僅限於課堂上。當國高中的歷史課程越來越像大學的討論課,那也許歷史架構的建立、先備知識的補充,甚至是講點歷史學界無法證實、但真的很有趣的古人八卦,就是我們這些從事歷史普及與文化創意的人,之後可以摸索的一條路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