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總統的災難(四): 法國素人馬克宏的憲政困境

總統夢做起來真是美好,但是美國、法國、和土耳其的能人、強人實踐起來的真實情境卻是這樣的困窘。看看美國、法國乃至土耳其,再回頭看看自己,可以不油然而生脫困的決心嗎?

林濁水

法國號稱史上最難預測的總統第一輪選舉總算落幕,前四位候選人,得票率是23.9%、21.4%、19.9%、19.6%,實在太接近了,過程真緊張驚險。其中21.4%是極右川普粉勒朋,19.6%是極左梅蘭雄,假使這兩人出線,震撼世界的程度將一點也不會輸給川普當上美國總統。

現在勒朋雖然出線,但是第二輪必定大輸,溫和派的馬克宏篤定當上法國總統,未來選情一派清朗,但是選情清朗卻一點也不表示馬克宏就任後法國政局就風和日麗。因為馬克宏就職後,法國將面臨一個1958年第五共和建立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憲政處境。

溫和派的馬克宏篤定當上法國總統,未來選情一派清朗,但是選情清朗卻一點也不表示馬克宏就任後法國政局就風和日麗。(EPA)溫和派的馬克宏篤定當上法國總統,未來選情一派清朗,但是選情清朗卻一點也不表示馬克宏就任後法國政局就風和日麗。(EPA)

馬克宏的當選創造了好幾個法國的第一次:

第一年輕的法國總統,才39歲、第一個素人選總統

在2012年到2014年,馬克宏是歐蘭徳總統的副秘書長,2014年到2016年任經濟部長,時間很短,最重要的是,他沒有參加過選舉,政界談不上淵源人脈,基本上是政治素人。

第一個反建制派總統

馬克宏雖然曾經參加社會黨,後來又退出,選舉中特別標榜他是不同左右建制派的政治人物。

第一個迷你小黨(?)的總統

法國第五共和總統一向由社會黨和戴高樂黨,左右兩大黨壟斷,而馬克宏直到去年為了參選總統,才臨時組了名字和性質都怪怪的小「黨」-「前進!」,這個小黨註定不可能在6月國會選舉中獲得多少席位。

第一個「非左非右」的中間派總統

和過去原則上非左即右的兩大黨總統不同。

這麼多的第一,在同一次選舉中簇立而起,意味的是馬克宏的脫頴而出和川普一樣,都是在全球性的反建制化風潮勢頭上乘風而起的。

馬克宏的脫頴而出和川普一樣,都是在全球性的反建制化風潮勢頭上乘風而起的。(AFP)馬克宏的脫頴而出和川普一樣,都是在全球性的反建制化風潮勢頭上乘風而起的。(AFP)

儘管馬克宏和川普行事作風,甚至社會價值觀南轅北轍,其反建制精神倒是一樣,一個上台前強調要把華盛頓的沼澤清乾淨;一個早就和社會黨劃清界線並且嗆聲要由新的人才組成新的多數-當然,你也許可以批評川普到底還得借共和黨的舊殼上市;而馬克宏支持全球化、歐盟等立場根本就是歐洲當前建制派最核心的價值,但是他們反建制的色彩並不因此被掩蓋。

只是川普心雖雄,志雖大,但當他坐上體制替他安頓好的位置後,他幾個最重要的立場、政策如聯俄、健保、移民限制、把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等等,摃龜的摃龜,髮夾彎的髮夾彎,寸步難行的寸步難行,不由得在就職百日後大嘆「懷念自己開車的美好日子」。可以見到美國憲政三權分立體制對民粹強人的巨大節制能量,那麼未來的馬克宏面臨的憲政體制處境恐怕只會比川普更嚴峻。

馬克宏創造的幾個法國「最新」,要裝進舊體制將非常困難。因此,選舉時的大話是一回事,現在還沒有上台,有些話口氣巳經大不相同。例如他説,上台頭6個月,在國家全部250領導職務中,他不會大換血,假使真的這樣,他的政府算什麼「由新的人才组成新的多数」?更麻煩的是,雖然這樣的髪夾彎也許可以解決一個政壇素人用人的困境,但是這樣做形同對第五共和幾十年來沿襲的憲政慣例進行挑戰。

法國的憲政慣例是要求內閣成員必須投入國會選舉並勝出才能留任,敗選閣員就得被替換。因此,首先現在就得保佑,現任的部長他們在6月國會選舉都能當選,否則落選回鍋法雖不禁,但既失去民意支持的正當性又悖離慣例的內閣,施政能量難免被挑戰。

馬克宏創造的幾個法國「最新」,要裝進舊體制將非常困難。 (REUTERS)馬克宏創造的幾個法國「最新」,要裝進舊體制將非常困難。 (REUTERS)

其次,既然要留任他們,那麼選舉時總統依例是帶動他們的領頭羊,但是馬克宏真的要這樣替被他劃清界線的黨的人助選?恐怕是挺怪的。然而,最嚴重的是他為了執行雄心勃勃的政策,說「需要能執行根據政治需要決定的路線圖的領導人。」 這句硬話非同小可,如果真的要照做,那等於正式向法國第五共和的憲政慣例挑戰。

法國和我國同樣屬於總統直選的雙首長制國家,但是和我國有個大不同:法國國會選舉之後一向由國會多數黨組閣,因此一旦總統不屬於國會多數黨時,總統便任命和他不同黨籍的國會多數黨領袖當閣揆,並且因此出現所謂左右共治的情況-1986、1993,1997都是如此。

由於國會選舉後國會的多數黨不可能是馬克宏的黨,所以英國廣播公司說因為他「不屬任何政黨」,將面臨「未知海域」,恐怕將被迫和國會協商政策,到時候總理將成為關鍵人物,總統的權力可能跟著轉移。

目前「需要能執行根據政治需要決定的路線圖的領導人。」這句話等於表示馬克宏已經決定在自己的黨不可能在國會得到多少席位的情況下,將不會接受左右共治,仍然要由他自己全面主導內閣施政。若無意外,未來法國應該仍然會由建制派議員主導,他們會輕易就範放棄行使了幾十年的慣例,而讓馬克宏採取少數執政的做法嗎?必定沒有那麼簡單。

假使馬克宏強行任命聽自己話的閣揆,那麼他還有一個憲政慣例擋在前面,那就是法國總理一旦接受任命,慣例請求國會給他信任投票,未來馬克宏的總理要怎様處理這個關卡?如果他閃避了,內閣施政的權威如何建立?如果不閃,要怎樣髪夾彎以求過關?真是關關都難過。體制的威力美國建制派已經充分向川普展現過一番了,馬克宏未來怎麼過關真是難以預料。

體制的威力美國建制派已經充分向川普展現過一番了,馬克宏未來怎麼過關真是難以預料。(REUTERS)體制的威力美國建制派已經充分向川普展現過一番了,馬克宏未來怎麼過關真是難以預料。(REUTERS)

非常諷刺的是,就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前不久,4月16日,土耳其剛剛公投通過修憲將國家從向內閣制傾斜的雙首長制改成總統制。推動修憲的正義發展黨說,修憲的目的就是要讓土耳其的政府像法國和美國一樣穩定而有效率。現在土耳其人看到了川普當上總統後大嘆「懷念自己開車的美好日子」,而法國總統選舉後即將因整個憲政體制的制約而陷入撲朔迷離的困境,不知作何感想。

總統夢做起來真是美好,但是美國、法國、和土耳其的能人、強人實踐起來的真實情境卻是這樣的困窘。中華民國體制原先是內閣制,被兩蔣扭曲成威權大總統制,又被李登輝和當時領導民進黨的許信良主席修成傾向大總統制的雙首長制,或變形的法國戴高樂制,幾十年運作下來,多數不是不民主,就是效能非常差的情形,而目前這個制度已經連續創造了兩個十趴總統,現在這個體制仍然繼續造成蔡總統施政的障礙,民眾高度希望透過憲改,讓蔡總統和整個國家從這個災難的制度中脫身而出。然而,民眾屬意的憲改配套之一-恢復閣揆同意權又令蔡總統耿耿於懷,於是憲改就此停滯不前。

但無論如何,看看美國、法國乃至土耳其,再回頭看看自己,可以不油然而生脫困的決心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