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10年,麥特戴蒙(Matt Damon)主演的《關鍵指令》(Green Zone),是繼《諜對諜》(Syriana)之後,另外一部關注西亞議題的作品。本片將焦點放在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一事上,但不同於《諜對諜》情報與政治的風格,本片除了搭配動作、追逐、槍戰的高戲劇張力場面外,也帶有反思美國對伊拉克政策的意涵。
麥特戴蒙主演的《關鍵指令》,是暨《諜對諜》之後,另外一部關注西亞議題的作品。(圖:網路)
以拍紀錄片出身的導演保羅葛林葛瑞斯(Paul Greengrass),除了主流強片《神鬼認證》系列之外,多數作品是所謂的「小眾電影」,包括關於9-11事件的得獎之作《聯航93》也是出自他之手。在《關鍵指令》劇中有幾個重點人物:一是軍人羅伊米勒(Roy Miller),原本接受命令在伊拉克找尋大規模毀滅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WMD),但這個任務執行過程中卻一再出現情報錯誤的問題,以致於他開始對既定的命令產生質疑。二是暱稱佛萊迪(Freddy)的伊拉克人,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之中,他在戰場上失去一條腿,而那腿還留在伊朗。他希望海珊勢力能被徹底剷除,但身為平民卻無能為力。第三人則是記者戴恩(Lawrie Dayne),她早已察覺事情不太對勁,種種跡象顯示伊拉克並沒有大規模毀滅武器,所以她找上米勒,儘管兩方身份不同、可用的資源不同,卻都發現一樣的結果。
回顧歷史,美國與伊拉克曾有一段美好時光,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之中,美國主要站在伊拉克這一方。1979年伊朗的美國人質事件中止了美伊(朗)的友好關係,也使得伊朗與伊拉克開戰後,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Donald Reagan)成為伊拉克背後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兩伊戰爭結束後,海珊為了取得科威特的石油利益,以改善戰爭帶來的經濟衰蔽,旋即開啟對科威特戰爭。
八年兩伊戰爭兩國具體的傷殘人數難以統計,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計。(ICRC.org)
其實科威特本應屬伊拉克之領土,但在英國干涉之下取得自治、獨立,這是英國為求在波斯灣地區保有獲取石油來源之故,卻也成為日後伊拉克一再與科威特發生諸多政治與邊界糾紛的原因。但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 Bush)卻在90年初期這場所謂的波斯灣戰爭(Gulf War)中,選擇站在科威特一方,原因無他,當然是為了石油,畢竟伊拉克掀起戰爭將損害美國在西亞的石油利益。這就是國際政治,沒有真誠、沒有是非對錯,更不可能濟弱扶傾,表態支持任何國家與否,只是為了穩固國家利益而已。
2003年,美國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一再對外宣傳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武器,並決定一舉攻打伊拉克,此舉只是在延續老布希的政策。至於說,要在伊拉克建立民主制度、解放當地人民云云,大家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
主流輿論總是大肆宣傳海珊如何殘暴地壓制人民,他的存在如何危害國際秩序,值得反思的是,海珊真的是十惡不赦的惡霸嗎?海珊政府掌權期間全然只有負面政策可以批判嗎?海珊政權治理之下的伊拉克人全都受苦受難嗎?所謂的「好」與「壞」只是主觀的評斷,就算能整理出1萬份反對海珊政府的調查問卷,也絕對可以找到1千萬份支持海珊政府的問卷。那麼,究竟伊拉克人喜不喜歡海珊,又該如何下定論呢?
2003年,小布希政府一再對外宣傳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武器,並決定一舉攻打伊拉克。(維基共享)
回到電影,《關鍵指令》一片無情地打臉了美國政策,其中一些對話相當重要,例如,伊拉克高官艾拉維(Al-Rawi)向米勒提到,「美國並不在意他們的情報正不正確,只是找藉口攻打伊拉克而已」,一語道破了美國政策的謊言,而且是美國向來對外發動戰爭使用的謊言。另外,擊斃艾拉維的是佛萊迪,他說,「美國人根本沒有資格決定伊拉克的命運」。這樣的劇情安排,肯定讓許多美國觀眾不爽快,畢竟在片中殺了「反派」的英雄竟然不是美國人,而是伊拉克小老百姓,讓多數美國觀眾更無法接受的是,片中最十惡不赦的「反派」竟然是自己的政府。
如此政治不正確的結果,使得《關鍵指令》一片最後在評價奇差、票房慘淡下黯然下片。
主流輿論總是大肆宣傳海珊如何殘暴地壓制人民,他的存在如何危害國際秩序,值得反思的是,海珊真的是十惡不赦的惡霸嗎?(Foreign Policy)
若拿《關鍵指令》與《凌晨密令》兩片相比,前者大概是一篇具思辨性質的學術論文,而後者則是一本大部頭教科書;前者針對特定事件來做討論,運用官方、非官方、實地考察等材料,一層一層進入問題的核心,而且結論還是個完全沒有答案的答案,但後者就完全沒有下過這樣的功夫,只呈現一廂情願的立場。把一切觀念全盤簡化的《凌晨密令》,單純地表現美國與奧薩瑪賓拉登一正一邪的對峙局勢,觀眾不必經過思考就可直接進入劇情,最後政治正確的結論是,正派的美國人絕對有能力消滅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反派。
《關鍵指令》中,艾拉維向米勒說道:「你們以為戰爭結束了嗎?錯,戰爭現在才要開始。」對白設計也許只是為了劇情張力,但卻意外地符合現今的事實。
美國雖然在2006年處死了海珊,但2014年以來躍上國際新聞版面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內部卻有許多過去海珊政府成員,這說明了不是一場戰爭之後就能改變一切,有些面向確實改變了,但更多的人事物卻延續下來,以不同的面貌在世人面前呈現。
主流觀點持續批判伊斯蘭國的邪惡,而人們也想知道伊斯蘭國什麼時候會被擊潰,但世人似乎從未反思自2003年以來攻打伊拉克、在世界各地干擾他國內政的美國什麼時候會被擊敗?人們指責伊斯蘭國進行恐怖行動的同時,美國的槍砲卻在一瞬間將伊拉克人的家園炸得灰飛湮滅,難道不也是最有破壞力的恐怖行動?當我們否認伊斯蘭國的存在時,為什麼又應該承認美國的存在?
本文旨不在宣揚暴力,而是我們不能在批判一方暴力的同時,卻默許、認同、肯定對立方的暴力。誰恐怖?誰該批判?其實都應該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