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遊藝術史》從MIT畫報事件反思視覺文化的界線

眼見不一定為憑。經過觀看者的再詮釋,被看者會產生新的意義。而國族主義的執拗會如何影響中國人觀看的角度呢?

木木日安

「眼見」(seeing)不一定「為真」(believing),而是一種「詮釋」(interpreting)。 ──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註1)

學者尼古拉斯‧米爾佐夫這席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關於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的根本。現今社會處於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一天之中從起床到就寢,我們的眼睛接收了多少訊息?多少「眼見」是正確事實?而多少「眼見」又是被視覺所騙?如何在眾多資訊中,過濾出正確事實?這是需要經過一番訓練,才能夠保持公正的理性評斷。「歷史」其實是我們最佳的借鏡。而視覺文化,則是通過觀看那些曾經廣為流傳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視覺圖像,來貼近人類生活,並瞭解歷史的一種方法。

視覺文化的研究,涉及文化、社會與科學等跨領域研究,探討各種靜態與動態視覺意象的生產、流通與消費,以及如何鞏固、交涉或改變某些時空的文化、社會與政治權力。用視覺文化這樣的方法來研究歷史,能更加瞭解人們是怎樣看待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是怎樣看待別人,同時也瞭解別人是怎麼樣看待他們。現今的視覺文化研究,多以歷史為依循脈絡來進行案例分析,以便在最廣義的層面上對「文化」作出新的闡釋。而「文化」百態,包括西化、現代化、技術與大眾傳媒的變化模式,還有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種族主義、商業化、及消費主義等等。(註2)

要研究視覺文化,首要工作便是蒐集歷史上所留存下來的圖像資料。而若要進行這個蒐集資料的繁瑣工作,­「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MIT Visualizing Cultures: Image-Driven Scholarship)資料庫,會是你優秀的幫手。

「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首頁。

這麼好用的資料庫是從何而來的呢?2002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約翰•道爾(John Dower) 教授和宮川繁(Shigeru Miyagawa)教授,合作開設了「視覺文化課程」,並利用數位科技建立一套關於當代日本與近現代中國的圖像資料庫,迄今(2016年)在網站上的單元共分25個大主題。中國視覺文化的資料方面,自廣州通商港的興衰,到香港至鴉片戰爭後與西方世界的連結,以及《點石齋畫報》對上海崛起的見證。也有中國圓明園與慈禧太后所留下來的珍貴圖稿與照片,與關於中國北方飢荒的圖像作品,皆顯示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日本視覺文化資料的方面,則是包括了促成日本幕末時期的濫觴——黑船來航,或是成為通商口岸的橫濱景象,以及藝術家小林清親(Kobayashi Kiyochika,1847-1915)的東京意象,還有當代日本藝術家與企業的圖像檔案。種種資料,讓我們得以從中對日本文化一窺究竟。而十九世紀時,中、日和西方世界彼此之間的交流,以及在戰爭時代影響下的圖檔資料,還有外國人觀看的視角等,也是這個資料庫的重點。

「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除了從影像出發,去探索挖掘歷史研究,還會在課程單元中,搭配能夠協助圖像研究的專文或其他切合主題的學術資料,使得資料庫使用者能夠更深入了解學界目前的研究狀況。更特別的是,作為MIT對外開放教學課程(OCW) 之延伸計畫,課堂教材與圖片庫,開放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造訪閱覽。而漫遊藝術史的友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曾經與MIT的視覺文化課程合作,推出了〈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三部曲, 讓華語區讀者能夠一同了解關於慈禧太后的這些精采視覺文化研究。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三部曲出自「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的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Camera’。

然而,如此開放性的課程與資料庫,卻意外掀起了一起爭議事件。網站原本內容中的一個名為「脫離亞洲」(Throwing Off Asia)的單元裡,使用了一些包含有甲午戰爭時日軍屠殺中國軍民的版畫資料,引起MIT的中國留學生就此與校方談判,並發布帶有個人評論的抗議帖子,他們質疑這樣的課程內容還屬於學術自由的範疇嗎?(註3)隨後帖子被流傳到中國的論壇,引發論壇內強烈的不滿。抗議的中國學生認為,這些版畫將日本官兵表現得高大正面,而清朝官兵則顯得猥瑣無能,如此過分、醜化的形象處理,有著強烈的種族主義傾向。此外還有一幅日本兵砍頭清朝平民的畫面,更是血腥殘暴,直接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這些抗議者們嚴厲批評,作為「視覺文化課程」主辦人的道爾教授和宮川繁教授,對受害者的感情考慮不周。尤其是宮川繁教授,因其日本裔的身分與背景,還有他並未迴避這種國族之間的敏感議題,遭受了更為強烈的抨擊。批評者們認為他的評論,將對甲午戰爭的真正史實,產生不公正的偏頗。但也有中國學者與學生表示,此事件是一起因誤讀而發生的偶然事件。(註4) 因此 「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網站,後來便放上警語:「請注意,圖片或許會帶來心理不適。」並設置連結資料以說明「視覺文化課程」的立場與主旨。這一小段提示分別使用英文、日文、簡體中文三種版本來鄭重強調。(註5)

「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網站警語。

本文不討論關於MIT畫報事件的孰對孰錯,僅是要從這起事件來點醒各位觀者,當我們在看待視覺文化時,因為牽扯到的議題與文化脈絡非常龐雜,即便如此環環相扣的議題討論也是視覺文化的迷人之處,卻也可能一不小心就造成爭議與誤會。所以當我們從圖像中解讀歷史時,更需要特別謹慎小心。再一次強調:「眼見」(seeing)不一定「為真」(believing),而是一種「詮釋」(interpreting)。雖然我們無可避免的會在判讀時產生主觀性的意見,但我們卻能透過多看、多聽、多想,來保持面對歷史時的客觀性立場與見解。

「視覺化文化:影像驅動的學術研究」(Visualizing Cultures: Image-Driven Scholarship)

註釋

1、 Nicholas Mirzoeff,陳芸芸譯,《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台北:韋 伯文化,2004),頁3。

2關於視覺文化定義

關於中國學生發布「MIT畫報事件教授見面會」文帖內容

關於更詳盡的MIT畫報事件始末

5「視覺文化課程」的立場與主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從MIT畫報事件反思視覺文化的界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