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眾所矚目的「馬習會」在新加坡落幕,兩岸透過最高領導人面對面的直接對話表述各自立場,或許可發揮舒緩兩岸猜忌、鞏固兩岸和平現狀的重大功能,不過觀察馬總統與習近平的講話內容,可以發現,由於兩岸長期的政治分歧,使得兩岸政府之間仍有許多顧忌,「馬習會」會後的後續發展及影響,值得持續關切。
這次「馬習會」觸及「九二共識」、北京對台灣的針對性軍事部署、台灣的國際空間與兩岸熱線的建置,這些敏感的議題都將牽動兩岸關係產生以下變化:
一、「九二共識」意涵產生變化:
馬總統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者會時強調,「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有所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的表述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臺灣獨立』。」這是我方對「九二共識」意涵的新詮釋,與過往新增了表述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臺灣獨立」,除希冀藉此卸除北京對「一中各表」的疑慮,更希望藉此掌握對「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臺灣獨立」的解釋權,避免被北京獨攬壓縮我國國際空間。
由於兩岸長期的政治分歧,使得兩岸政府之間仍有許多顧忌,「馬習會」會後的後續發展及影響,值得持續關切。(AFP)
二、加速兩岸和平機制化:
這次「馬習會」最大的亮點在於馬總統對習近平提出北京對台軍事部署與建立兩岸陸委會與國台辦熱線的議題,我國國防部發言人立即呼籲北京應展現具體的誠意,減少對台灣針對性的軍事佈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熱線」是屬於信心建立措施的溝通部分,若要建立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熱線機制,兩岸政府部門勢必再度針對熱線建立的屬性、使用時機與成員進行協商談判,不僅加速兩岸和平機制的建立,亦象徵兩岸談判將往「深水區」持續邁進。
三、強化美國扮演台海監督者的角色:
雖然習近平強調「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警告第三國不要干涉台海事務意味濃厚,但是台灣在「馬習會」前即透過相關管道向美方傳達訊息,取得華府信任穩住台美關係,避免美國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出現缺口。
整體而言,「馬習會」後或許已經開啟兩岸政治談判的序章,台灣應積極透過與國外主要智庫單位合作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甚至發動外館投書駐在地媒體說明我方的立場,搶攻國際發言權。
(研究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