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王溢嘉》從老子看朱銘的雕刻

一個人內在的修為越高超,他就會越內斂,越不想賣弄與炫耀自己的本事,這是他在外表上讓人覺得拙、訥與愚的主要原因。這種外在表現與內在本質的辯證關係不僅是老子個人思維的特色,實際上已經深入文化的生命體,而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元素。

王溢嘉

雕刻大師朱銘的作品,一看就讓人覺得很有特色。不只人物造型(特別是太極系列),還有他的藝術風格,都飽含濃厚的中國文化元素,而且很自然地讓人想起老子,因為它們就是老子所說「大巧若拙」的具體呈現。

朱銘是學徒出身,十五歲就學習傳統的廟宇雕刻與繪畫,講究的是小巧精緻。但後來想更上層樓而拜楊英風為師,開始踏上自我創作之路,從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到人間系列,他的境界越來越高,而風格也越來越粗簡拙樸,不只是「大巧若拙」,同時也有「大成若缺」、「大辯若訥」的味道。

雕刻大師朱銘近年作品,位於香港交易廣場內(Zhuming taiji 005\雕刻大師朱銘近年作品,位於香港交易廣場內(Zhuming taiji 005\" 小為 wikipedia)

除了這些,老子還說「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白若辱」,而「大智若愚」也是由此衍生出來的。連續好這幾個「大A若B」,指涉的都是類似的修為境界。
 
人在很多方面原本都是缺、沖、屈、拙、訥、愚的,為了提升自我,而朝成、盈、直、巧、辯、智的目標邁進,但一個真正成就大目標、有大領會的人,他又會反璞歸真、復命歸根,再回到類似原先的模樣,但那只是外表上的「若」(好像),在本質上已是更高的境界。

禪宗也有類似的觀點。青原惟信禪師說:「老僧三十年前還未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後來經過老師指點,有了個入處,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得了一個休歇之處,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正也有這個意思。

一個人內在的修為越高超,他就會越內斂,越不想賣弄與炫耀自己的本事,這是他在外表上讓人覺得拙、訥與愚的主要原因。這種外在表現與內在本質的辯證關係不僅是老子個人思維的特色,實際上已經深入文化的生命體,而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元素。

老子提醒我們,我們不能被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所迷惑,因為他可能有著完全相反的內在本質。但大家經常會面臨下面這個問題:我們要如何區分「大巧若拙」與「大拙若巧」、「大智若愚」與「大愚若智」?老子並未提及,我想關鍵在於當事者是否曾經「巧」過「智」過?如果有,那麼他現在的「拙」與「愚」,很可能就是「大巧」與「大智」的表現;如果沒有,那麼他的「拙」與「愚」也許只是真的「拙」與「愚」。

曾國藩晚年將他的書房取名為「求缺齋」,因為他早已功成名就過,所以我認為這是他「大成若缺」的表現;但如果一個毛頭小子還一事無成,年紀輕輕就搞個「求缺齋」,那就是在裝模作樣。(節錄自《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第45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王溢嘉的文字城堡:從老子看朱銘的雕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