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溢嘉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任內醜聞不斷,不僅和柳文斯基在白宮內撚三弄四,還有白水案等問題,私德頗受質疑。但大家最感興趣和好奇的還是他的性緋聞,為什麼滿口仁義道德的堂堂美國總統會在民主社會的最高殿堂裡,光天化日之下,和小女生「狗皮倒灶」呢?
有人因而揣摩柯林頓的內心世界,說他的壓力太大(總統不是人幹的),必須靠性來排解;有的則引用季辛吉的名言「權力是最好的春藥」,權力越大的人就越性致勃勃,對異性也越具吸引力,而又有幾個人能抵擋得了誘惑?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nypost.com)
這些當然也言之成理,但似乎都未能描繪出柯林頓真正的人格特質。如果讓柯林頓做做心理學家利肯(D.T. Lykken)的FQ測驗的話,那麼他很可能是一個FQ很低的人。就像IQ與EQ,FQ者,恐懼商數(Fear Quotient)是也。
FQ要測的是一個人對危險、未知、緊張和強烈刺激的抑制或耐受程度。譬如在「整天以起泡的腳走來走去」及「在有響尾蛇出沒的地方露營睡覺」兩個選項中,若選擇前者,那表示你的FQ高,寧可吃苦,也不願冒險;若選擇後者,則表示你的FQ低,與其吃苦,不如冒險。一般說來,FQ低者也有較高的「感官追求度」,比較喜歡找刺激。FQ的高低可說是一種重要的人格特質。
利肯曾以問卷測驗人們的FQ,內容不只包括響尾蛇、開快車這些傳統項目,還包括提出被人奚落的新見解、當眾出醜、失去財物等「文明化的恐懼」。結果,FQ與IQ、EQ的因人而異,當然不在話下,讓人感興趣的是低FQ的族群。利肯發現,FQ低的人有兩大類,一類是探險家、太空人、社會領袖等;一類是罪犯、心理病態者,特別是反社會人格者。前者是一般所謂的「英雄」,而後者則是所謂的「惡棍」。
已逝的行為學家David T. Lykken(http://www.psy-files.ru/)
英雄與惡棍,就像天才與瘋子般,具有某些類似的人格特質。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他通常相當聰明,而且有一股討人喜歡的魅力,表面佯裝順從社會規範與道德,但卻沒有真誠的懺悔與羞恥感,經常不顧他人的權益,而想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他對處罰無動於衷,喜歡冒不必要的危險,難以從不愉快的經驗中學習教訓,老是以責備他人來合理化他的越矩行為。這樣的人格寫照讓你想到什麼人呢?它讓我想到柯林頓,還有其他政治、社會領袖,但它卻是教科書裡對「反社會人格者」:也就是惡棍─的人格素描。
FQ低的人,也許是環境和時勢使然,有的成為英雄,有的淪為惡棍;有的則是大家所用的衡量標準不同,譬如賓拉登是西方世界的「惡棍」,但卻是回教世界的「英雄」。但更多時候,英雄與惡棍就是同一個人。利肯舉了很多例子,譬如受人尊敬的總統原來過著令人咋舌的性生活、冒著生命危險除暴安良的警官竟是竊盜集團的首腦、榮譽獎章的得主居然去搶劫銀行等等。
這似乎也是為什麼很多「大人物」都有令人咋舌、醜陋不堪一面的原因。柯林頓只是最近的一個例子而已。尋常老百姓「乏善可陳」,但也「乏惡可陳」,說穿了就是太循規蹈矩、畏首畏尾的關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王溢嘉的文字城堡:【如思我是】惡棍與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