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
作為專業的農業粉專,看到有人出來跳出來為農業、農民請命,我們理應舉雙手雙腳給他啪啪啪的。喔,沒說清楚,是給他啪啪啪鼓掌的。不過,【文青別鬼扯】戰鬥團隊卻認為,支持農業固然是好事,但也不能隨便鬼扯。
近日有個農業論壇,裡面的報告人就講:「農村是鄉愁的依歸」,所以農業、農村、農民很重要巴拉巴拉的。我們一看到「鄉愁」,就整個鬼見愁,愁到想哭了,你還真是文青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
文青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取自文青別鬼扯臉書)
要說鄉愁?可以!但問題是,現在多數台灣人的原鄉到底在哪裡?
從19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加工出口區相繼設立後,許多農村青年男女從國中、高職畢業後,就會移入都會地區(主要是台北與高雄)找工作、就業,最後成家立業,定居在都會區。早在二、三十年前,台灣的都市化程度就已經達到70%了,這就表示約70%的台灣人居住在都市地區。例如,許多雲林、嘉義人都集中在三重,這也是為何雲林縣長選舉時,三重還出現候選人競選看板的原因,而松山則有一狗票彰化人與苗栗人。
對這些第一代移民而言,農村對他們而言,確實有所謂的「鄉愁」,因為那確實是他們出生、成長的原鄉。所以1970年代台灣會出現「鄉土文學」,80年代羅大佑會唱「鹿港小鎮」,這些作品都帶有濃濃的鄉愁,訴說他們對往昔純樸農村的思念。
但對他們的子女來說: 特別是1980年代以後才出身、現在約40歲以下的年齡層,這群人的成長脈絡早已不是農村,他們小學時已有麥當勞、便利商店,他們是聽小虎隊長大的,他們甚至連「髮禁」是啥都搞不懂。農村並非他們的生活範圍,他們對農村的認識是透過電視、書本與媒體,而非生活。你跟這些人講「鄉愁」,會不會太詭異?當多數台灣人都並非在農村長大時,你還在那邊喊「農村是鄉愁的依歸」,這不是鬼扯又是啥?
對現在約40歲以下的年齡層,成長脈絡早已不是農村,農村並非他們的生活範圍,他們對農村的認識是透過電視、書本與媒體,而非生活。跟這些人講「鄉愁」,會不會太詭異?(圖:2011年陳春陽《農村組曲》,全球華人藝術網)
文青討論農業固然OK,但時常摻雜太多感情因素,真的讓人很討厭。
農業要如何發展,農村該如何規劃,本來就是該客觀理性討論的議題。如果一切都以情感為依歸,事情就會變得很複雜很詭異。
有下鄉參加過農再培根課程場子的人都知道,到場的全都是被動員來簽名領便當餐盒且超過70以上的老人家。台上老師賣力的講,台下老人家顧著自己聊天抱孫子。外面文青喊著鄉愁,裡面社區發展協會想著資源,而真正的農村老人則念著年金和子女每個月給的零用錢。
有下鄉參加過農再培根課程場子的人都知道,到場的全都是被動員來簽名領便當餐盒且超過70以上的老人家。(資料照,記者黃博郎攝)
如果連真實情況都無法掌握,你所鋪陳的農業願景只會是永遠無法實現的paperwork。
鄉愁鄉愁,我還我的滑板鞋,摩擦摩擦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別鬼扯:你的鄉愁好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