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家熱烈討論的新課綱爭議,背後其實就是「大中國」與「台灣」史觀的爭議。本於歷史學的專業,不得不為此發言。「大中國史觀」在中國史學長期的發展下,大家似乎比較容易理解,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建立「台灣史觀」的問題。
戰後台灣史的研究長期受到壓抑,雖在解嚴後由「險學」一躍成為「顯學」,但在馬政府執政的這些年,許多台灣相關研究受到漠視,因此建立「台灣史觀」的努力並未完全落實。這當然就困擾了台灣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使編纂台灣歷史教科書的主導課綱,成為政治操弄的工具,進而引爆成為政治社會議題。
類似的爭議以往也發生在縣市鄉鎮地方志書的編纂上面,以前編纂地方志書還要送上級單位審查,審查的重點當然是框以「大中國史觀」,然此地方志書審查的制度在大家的質疑下就黯然廢止了。我們要進一步討論的是,縱然廢止了「大中國史觀」,「台灣史觀」就建立了嗎?如果沒有,我們要如何編纂台灣歷史教科書呢?
圖為花蓮縣志。(資料照,記者林明宏攝)
再一次借用編纂地方志書的經驗來說明,如果大家有空翻閱一下手邊的地方志書,「鄉志」、「鎮志」、「縣志」、「市志」都好,仔細看一下各篇章,是否有理論邏輯的連貫?我相信,大部分是否定的。為什麼沒有?大部分是地方志書編纂人員的素質問題,也有的是各單位招標規範的限制,但總歸一句話,還是史觀沒有建立的問題。
「台灣史觀」如何建立?如何才能給編纂地方志書一個方向?如何才能給編纂台灣歷史教科書一套準則?這絕對不是看著一張台灣地圖發呆可以解決的問題。本人投入台灣歷史研究二十年的經驗,深切覺得欲建立「台灣史觀」,是需要「由下而上」來累積建立。
如何「由下而上」建立「台灣史觀」?應由台灣最小的社會單位作起。研究台灣,把它看成是一座「島」,實在是太大了,縣、鎮、鄉,這些單位都還太大,至少要從台灣漢人的基本社會單位「村莊」或「家」作起,「村莊史」或「家族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我在二十年前到嘉義去訪問耆老時,他們用著流利的日文在訴說著年輕時當日本兵的故事,我們就不能忽視這就是台灣史的內容。當他們家族經歷二二八、土地改革、白色恐怖……讓他們家族沒落,家族成員四散時,我們還能否認這不是台灣史的內容嗎?而我小時候聽著外婆指著老照片,親密地叫「せき」,跟我說:「你阿公日本時代在保甲相撲都得冠軍。」還拿起外公巡更的武士刀,交給我,要我繼續幫他守護住村莊。這些台灣人活生生的生活經驗,在村莊中、家族間都還繼續流傳著,這些當然就是台灣歷史教學應該要有的內容。
《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翰·芬伯翁/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維基共享)
然而僅只收集資料,並無法形成史觀,這就是地方文史工作者與歷史學家的差別。地方資料之所以可貴,在於可以由小見大,歷史學家編纂地方史可以由一個人、一個家族、一條河流,娓娓道出背後整體歷史的內容,否則就只能勉強稱為地方文史工作者了。當然這還不夠,歷史學家還需要從這些瑣碎的地方資料中,慢慢累積歸納推理建立起史觀。就此而言,欲建立「台灣史觀」的路似乎還很漫長,也就不免有這些課綱的爭議了。
(歷史學博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