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自古自今,都只有勝利者才有說話的權力。所以當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把台灣歸還給該時的中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之後,所謂的「台灣島民的日本認同意識」也就理當一併的消失不復存。這就是最近很夯的爭論議題: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所謂的「抗戰不實論」。簡言之,台灣在二戰時期屬於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台灣並不是與該時的中華民國一起抗戰,1 而是與當時的日本政府一起對抗中華民國。是此,當我們的歷史教育在強調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時候,其實有非常多的台灣人並沒有在「對日抗戰」,而是在「抗中」。2 這一個話題之所以會興起這麼大的輿論漣漪,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國族認同議題在在的牽扯到台灣政治與社會的中央神經。
台日國旗。(圖:網路)
一個錯亂的時代
在進一步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讀者先設身處地的思考一下。假設你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同化政策之後開始接受教育(大約從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開始),你可能會碰到下列情形:一、我家裡的人都講閩南話或原住民語(或是其他方言),但學校的老師規定我要講日語,學日語,告訴我要效忠日本政府(同化時期成長的台灣人);二、我的父母曾經受過日本教育,我在家裡有時也是跟父母透過日語交談,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是日本人,要效忠日本天皇(皇民化時期成長的台灣人)。然後,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這些因為受到日本教育而會說日語的人,被中華民國政府禁止使用日文,同時也不可以使用他們自己原先的語言(閩南、客語、原住民語等等),要使用所謂的國語(也就是北京話)。然後,這些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人的後代,則開始運用國語,學習所謂的「中國」歷史與地理。這些東西當然對那些接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有極大的衝擊。
試想這種狀況,這位日本殖民時同化政策之後開始接受教育的人會遇到的: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們家是從福建或廣東的某一個地方來的(這跟所謂的中國人不大一樣,這是一種依據語言與居住地所得來的民族認同,詳情請看後文);我的學校老師告訴我,我們不是中國人,是日本人;我的子孫在學校裡接受正統的大中國教育,然後學校的老師告訴他們,他們是中國人;你的生活周遭出現了一批不一樣的移民(外省人),他們來自中國各地,一樣說著不同的方言,但都告訴你:日本人有多麼可惡……最後,即便你明明知道現在真正的中國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但如果你認同了這件事,你就會遭殃。假設你生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精神錯亂,不知所措?這樣錯綜複雜的歷史環境,正是這些在日本教育長大的老伯伯、老太太,所經歷過的歷史;而好巧不巧,我們的前總統李伯伯正好也搭上了這班車。
日治時期教科書。(圖:網路)
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人,很自然地會發展出日本認同。這就跟你會記得國民政府光復台灣之後的經濟改革,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政策一樣。這是一種透過教育體制將意識形態或是對政權態度給內化的一個過程。每天都跟你說你是日本人,你是日本人;或每一天都跟你說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久而久之,你就會將這樣的觀念內化,而將之信以為真(無論乎其真偽)。所以這不是一句「你怎麼會認同一個殖民政府」這樣簡單的話語就可以改變的事實,那大家怎麼不問問那些加入大英國協的「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為什麼要繼續擁戴英國女皇呢?然而,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因為日本是戰敗國,所以當國民政府回收台灣之後,他們認為在台灣島內的台灣人理當要放棄這樣一個政治不正確的認同,而回歸祖國(中國)的懷抱。那為什麼還會有像李伯伯這樣的人出現呢?請記住,李伯伯並不是全島唯一,還有為數不少的台灣人抱持著跟李伯伯一樣的觀念喔!
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而要當日本人(或台灣人)?
在理解台灣人錯綜複雜的歷史環境之後,我想大部分的讀者可以體會到,這樣的認同是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大部分人可能不能理解的,則是為什麼這些人沒有辦法放棄過去的日本認同,而將其轉變成為對中國的認同呢?這主要有兩個理由,請讓我慢慢道出。
第一個理由,是國民黨政府的對台應變措施以及新舊移民的衝突。舉凡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以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等的措施,都加深了台灣人對於從對岸過來接收自己的國民黨政府的質疑與仇恨。省籍對立情結以及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比比皆是;尤其在政治資源上,萬年國代與立委將台灣人隔離在政治決策圈之外。是此,這些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人,只看到了一個跟過去日本殖民政府沒有兩樣的威權政府,有時候甚至過之而不及。在這樣的政治社會條件之下,台灣人為什麼要去改變自己原先的認同?
出處:擷取自閃靈樂團《暮沉武德殿(民謠版)》MV。該首歌曲描述二戰後從日本的南洋戰場歸來的台灣人,卻在回到台灣後,葬送在國民黨一連串的白色恐怖屠殺之中。
第二個理由,也是筆者認為主要的理由,是民族認同與國族認同之間不可抹滅的差異。這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且待我緩緩道來。早期移民到台灣的閩客漳泉,很多都是因為中國沿海的資源不夠,所以必須為了生存而往海外移民(馬來西亞與印尼華僑也大多如此)。在清朝的時候,所謂的「國家」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因為清朝時期的中國並不是一個現代國家。
簡單來說,這就是所謂的「天高皇帝遠」,政府除了收稅的時候以外,並不會過度干涉一般百姓的平日生活;大多數的地方依賴農業經濟,並沒有多餘的生產剩餘價值,這是一個能餵飽自己就要滿足的社會。所以對這些早期的移民來說,他會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哪(如泉州或漳州之類),他會對自己過去的所在地有強烈的地緣性的認同(這也跟清領台灣早期的移民械鬥有極大的關係),但他對於「中國」這一個國家則不會有太顯著的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並沒有一個與之對立的民族與國家,國族認同是建立於與「其它國族」做區分之時,才會出現。簡單來說,如果沒有敵對的中國與中國人意識,那台灣人意識也不特別需要存在;或說得更白話一點,如果沒有人欺負你的國家,那你為何需要強調「你我有別」的國族認同呢?
這樣的地緣性認同,其實非常接近所謂的民族認同(我是閩南人、我是客家人、我是泉州人、我是漳州人等等)。而國族認同,則是把實體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整合在一起,把中國跟中國人融合在一起,把日本跟日本人融合在一起;但我們好像不能把閩南人跟中國綁在一起,也無法把客家人跟中國綁在一起。我想各位看官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台灣早期移民並沒有把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整合起來;更甚者,這些人基本上壓根就沒有國家認同,更遑論國族認同了。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才是這些台灣人第一次面對國族意識的時候。日本在皇民化時期,透過教育把「你是日本人」跟「你要效忠日本天皇/政府」這樣的觀念合而為一。3 所以當台灣被歸還給當時的中國政府時,在本島的台灣人,存在著原先的地緣認同+日本民族認同+日本國族認同,懷抱有中國國族認同的人幾乎不存在。要從地緣性的民族認同跨越到含括民族與國家的國族認同,是需要特定的歷史條件才得以成形。
台灣人的日本國族認同建立的先決條件,是因為當時的台灣並不存在「國族認同」,所以可以簡單地運用教育來建構一個台灣人的日本國族意識。但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台灣人已經有了日本的國族認同,但是國民黨政府希望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對過去的祖籍的認同)可以直接轉變成對中國的國族認同,然而這樣的想法卻忘記了國族認同建立的最基本核心要件:它者的存在。4 你到底是要這一群只有地緣性族群認同的台灣人去認同一個已經被共產黨所奪下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要他們去認同一個正在實行高壓統治自己的政體(中華民國)?更遑論國民黨政府還自己扮演「它者」的角色來壓迫台灣人,並喚起台灣人國族意識(未存在的台灣國+台灣人)。對於中國地緣認同的民族意識並不等同於對於中國國家(不管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族認同,充其量這只能當作「必要條件」。5 是此,李伯伯當然會有對日本的國族認同,這一點也不需要驚訝。
日本統治時期的漢文讀本,第一課介紹台灣。出處:PTT八卦版WackRen。
那阿輝伯到底做錯什麼事?
阿輝伯得罪的人,主要是那些民族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並且在國族上也認同中國(無論乎是哪一個中國)的一群人。這些人認為,阿輝伯所做出的言論完全忽略了中華民國的八年抗戰歷史,以及那些在抗戰中失去生命,家破人亡的烈士。但換一個角度想想,阿輝伯他又沒有參加抗戰,在中華民國與日本戰爭的時候,他完完全全的就是一個受日本教育長大的台灣人。他從出生到二戰結束之前,他都是日本同化政策與皇民化政策之下的新日本人。如上所述,對於這一群已經接收了日本國族意識的台灣人來說,要轉過去認同一個壓迫自己的外來中國政權幾乎是不可能。所以阿輝伯這次的言論,其實可能才是他活了這九十幾年來講過發自內心最真誠的話啊!
然而,阿輝伯畢竟是卸任國家元首(這個國家是中華民國);一個曾經代表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政治家,其言行舉止必定會受眾人所檢視,受國際所關注。阿輝伯說的這些話對於在台灣過去歷史環境所成長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合乎常理的;但是對於其他不是在該時空下成長的台灣人而言,這樣的言論也自然地無法被接受。我個人認為,阿輝伯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搞清楚他的言論到底代表誰。他倒底是以一個卸任元首代表台灣人民而說出這些話,還是這些話只代表他個人亦或是與他擁有共同回憶的那些經歷日治時期的台灣人,這必須要被說清楚講明白,連一點模糊的空間都不應該存在。
傅榆導演的《藍綠對話實驗室》FB封面圖片
但如果他徹頭徹尾只是要為了跟他具有一樣觀點與認同的人發聲,那我覺得親中媒體就過度的去渲染了他的言論。一個尊重多元的民主國家,自然可以有不同的族群亦或是不同的國族認同;我們可以有認為自己是正港中國人並且希望回歸祖國懷抱的人,也可以有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非中國人也),且現今無法與中國脫鉤的中華民國完全無法代表這個國家,所以應該要創建台灣共和國的人們。這些不同的認同觀念都應該被包容、尊重。不管你同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你都應該尊重對方可以擁有如此觀點的權力。天天在那邊「蛆蛆」「吱吱」的攻訐對方的認同觀念,根本無助於改變現狀;你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觀點,但你必須尊重彼此的存在事實。
註解》
1. 但這並不排除一些台灣當時的居民因為對日本殖民政府的不滿而與中華民國政府發起的串聯抗日運動,如李友邦、宋斐如、丘念臺、李萬居、謝東閔、林正亨、黃朝琴等案例。然而,在多數台灣人並沒有參與這場「抗日」運動,反而是站在日本這一邊來「抗中」。
2. 二戰時台籍日本兵約有二十多萬人,也有三萬多人被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內。(維基百科參考連結:台籍日本兵)
3. 編按:關於皇民化,可參考《故事》網站上的文章。參考連結、維基連結
4. 來台外省人也是透過抗日戰爭來建立起自己的國族意識。當然近年對於這個國是哪一個中國又有很大的分歧。
5. A是B的必要條件=若有B則一定有A(有國族認同的話,幾乎可以說是一定會有地緣認同。)A是B的充份條件=若有A則一定有B(有地緣認同的話,不一定會有國族認同,因此地緣認同並不是國族認同的充份條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葉耀元 阿輝伯真的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