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閱讀:值得再三閱讀的《教父》

教父」之中有太多領導、治理的技巧,這也是這部電影受到很多人愛戴的原因。當然,它畢竟是黑社會小說,本質終究是暴力,這和社會其他領域的運作,有著根本性的差異。例如在政治圈,如果遭遇到反撲,也頂多是選舉輸掉,或者失去權力,至少小命還能保住,這是身處於白道的幸運。

李拓梓

《教父》是馬里奧·普佐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由法蘭西斯·柯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和艾爾·帕西諾主演。(IMDB)

我一直都覺得,閱讀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不管多麼忙碌,如果不閱讀,人生就失去了意義。由於自己學政治,畢業後也從事政治工作,因此閒暇時讀些有關政治的小說,也好像有點那麼理所當然。

 但坦白說,有關政治的小說經常都很無聊,比如這半年來讀的,講美國南方政治的經典作品《國王的人馬》(All the Kings Men);很喜歡的日本小說家白石一文描述政治家之子愛情生活的《近在身邊的遠方》;或者知名電視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的原著小說,讀起來都覺得很沒畫面,生不起閱讀興趣,看了一半就放回書架,不知何時才會再打開。

尤其《近在身邊的遠方》,一開始講精神病、愛情的部分讀起來還算有趣,一回到主角的職場上來,就立刻變得很無聊。以自己工作的經驗來看,這也可能是因為政治的日常生活其實很無趣的緣故。至於另外兩本,故事裡面幾乎只有政治,坦白講,電視電影,似乎都比小說更有可看性,尤其「紙牌屋」的電視劇,令人目不轉睛,總急著想知道下一集又怎麼了。

電影《教父》的原著小說重新翻譯上市,譯者黃煜文是位歷史社會學的專職譯者。(博客來)

前陣子,電影《教父》的原著小說重新翻譯上市,看到好友推薦,於是買了一本來看。《教父》的電影應該是十年前看的,當時只覺得故事很冗長,不太好看,無法理解到底經典在哪裡。當時覺得如果是黑幫電影,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實在比較有現代感。

不過所謂經典,就是每一個時間看,都會有新感受的書。這一次閱讀《教父》原著小說,也的確有了很不一樣的感受。坦白說,這一次我覺得「教父」是一本政治小說。柯里昂先生作為一個「大哥」,以恩澤、服務、能力來維持圈子內的秩序,其實也很多老大型政治人物的表率,唯一的不同是,柯里昂先生是黑道,所以習於以暴力威嚇,這是當代政治人物不太認同的做法。

柯里昂先生作為一個「大哥」,以恩澤、服務、能力來維持圈子內的秩序,其實也很多老大型政治人物的表率。(IMDB)

《教父》其實指導了很多政治手段的處理原則,例如「服務不能求回報」,直到真正有需要,才會提出懇求,而這樣的懇求,也不能逾越界線。例如柯里昂不會要他曾施惠的殯儀館老闆去殺人,但當他的長子被槍殺,殯儀館老闆可以在保密情況下為他兒子收屍化妝。

又比如說在「治理」上,「教父」也告訴大家,處理事情不能衝動,過度的威嚇只能壓制不滿,不能除卻不滿。被壓抑的不滿如果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帶來的反撲可能會撼動整個體制的穩定。反過來講,示弱有時候不見得是真正的弱,反而是解決問題,維持穩定的方法。但示弱的同時,如果同時做好了萬全準備,反撲的快狠準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柯里昂先生的兩個兒子,便是這兩種立場的代表。

示弱有時候不見得是真正的弱,反而是解決問題,維持穩定的方法。但示弱的同時,如果同時做好了萬全準備,反撲的快狠準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柯里昂先生的兩個兒子,便是這兩種立場的代表。(IMDB)

如果仔細閱讀,「教父」之中有太多領導、治理的技巧,這也是這部電影受到很多人愛戴的原因。當然,它畢竟是黑社會小說,本質終究是暴力,這和社會其他領域的運作,有著根本性的差異。比如在政治圈,如果遭遇到反撲,也頂多是選舉輸掉,或者失去權力,至少小命還能保住,這是身處於白道的幸運。

重讀「教父」,比起十年前還是學生時代的閱讀,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啟發。無論是找到初讀時的快意,或者在重讀中感受到初讀樂趣的感覺,都讓我想起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為什麼要讀經典》中提到的十四個必須閱讀經典的理由。當然,也要特別提到譯者黃煜文,這位歷史社會學的專職譯者,以他豐富的知識和流暢的譯筆,為「教父」中譯本增色不少,柯里昂先生如果知道他的翻譯這麼棒,應該會記上一筆,擇期加以答謝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