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惠菁
第一次見到傅榆是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紀錄片放映時。電影結束後,有一場簡短的映後座談。她表達自己時不太流利,最後是由身旁的沈可尚導演接過麥克風,幫她把話說完。那時我想,她或許還在金馬獎致詞的後坐力之中——去年的頒獎典禮她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說:「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這段話被放大做了很多政治的解讀,應該是不太舒服的經驗。我坐在觀眾席裡聽映後座談,能感覺到她並不是一個喜歡(更遑論習慣)站在鎂光燈中的人。
金馬獎登高喊獨立 要先從個人做起
第二次見到她,是在她的公司。當時陳令洋已經做完《我的青春,在台灣》主要的訪問,有一天要補訪幾個問題,我跟去旁聽。那次她明顯非常放鬆,就像在家裡一樣。我聽著她和令洋對話,她的聲音很小,講得很慢,我開始打瞌睡。我覺得很尷尬,實在很不禮貌,奇妙的是她說的內容我都有聽到,但就是眼睛一直閉起來。最後她緩慢溫柔地轉過頭來,用她那非常輕的聲音對我說:「很累喔?」
這是我認識傅榆的開始。就如她自己說的,她氣場不強,不是很有存在感。以我的經驗,是相處起來令人……放鬆。這樣的人竟然會站在頒獎台上,一字一句說出那麼一個很不容易表達,又很容易被誤解的願望。顯然,在那個時刻與那兩句話的背後,是有故事的。當時我還沒到衛城出版社上班,是共和國出版集團的郭重興先生首先注意到這點,木馬文化的執行長陳蕙慧小姐和現在衛城的主編賴虹伶先和傅榆談了出一本書的計畫,並且找到年輕作家陳令洋來寫這本書。
令洋的採訪做得很細緻。我在讀到他的初稿時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關於「主體性的追尋」的故事。傅榆所謂「真正獨立的個體」,起點其實是個人,是每一個個人做為獨立的個體,與其他個體之間能有平等的友誼和對話;然後到了社會或國家的層次,自己所認同的團體能夠得到尊重,也與其他團體平等對話。
這樣的願望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未必容易。先不說台灣做為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處境。即便回到個人的層次上,自我的「主體性」也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去叩問和建立的——我們經常遺忘這一點。傅榆這本書所表達的就是台灣從解嚴以來,在政治和社會去威權、價值重構的情況下,人如何學習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如何選擇和探索自己相信什麼,以及如何與不同信念和背景的人平等對話。
寫下個人解嚴史 只求平等對話
換句話說,這是一部解嚴的個人史。因為上面說的這些,是威權時代不需要(或不容許)思考的事。走出威權時代不只是一套制度的改變。而是許許多多「獨立的個體」開始浮現個體意識的生命歷程。在這歷程之中,個體們一邊要在時代的洪流下探測著事實與信念的基礎河床以站穩腳步,一邊還要學著伸出手去與其他的獨立個體相接。這樣的個人生命歷程,是我們每個人微觀地從自己開始,脫離威權時代的「集體」,變得獨立,然後才能形成新的「共同體」。
傅榆出生在1982年,是跟台灣民主化一起成長的一代。解嚴那年,她5歲。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時,她14歲。20歲成年的時候,台灣剛有了第一位非國民黨的總統陳水扁,立法院第一大黨是民進黨。短短20年間,台灣從戒嚴國家轉型,成為一個經歷過政黨輪替的民主國家了。但是在事件里程碑的背後,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結結實實地經歷了短期內價值觀劇烈的變化。我們經常會遺忘這點,或認為每個人要自己去消化吸收在時代轉型中的不適感。
傅榆是個敏感而內向的人。這本書中她完全發揮了內向型人格的特質:她記得不同階段的自己,能纖毫畢現地描述出她的感受。她不斷地內省,尋找感覺背後的理由,那時為什麼會覺得受傷、孤單的感覺從何而來、改變的契機又發生在哪裡。因為她這樣的個性特質,最終這本書已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本非常細緻的「台灣經驗」,一個獨立個體的民主化之旅的故事。
不該沉溺美好青春 個人要進步 國家更是
這趟獨立個體的旅程將前往何方?容我引用傅榆在〈後記〉中寫的話:「青春很美好,美好的是敢於夢想,敢於衝撞,一切都充滿希望。但是,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耽溺於青春美好的一面,而不願意前往下一個階段。若果真如此,人便無法成長,無法進步。這不只會發生在人身上,也適用於國家。」
在這本書出版的前夕我見到傅榆,知道她已經在旅程中繼續前進了。今年我們也看到,金馬獎繼續在進行,雖然沒有中國影人參與,卻有其他豐富的元素加入。看著這些,我在心中感謝這些往前走的人,正是他們讓我看到,做為獨立個體的力量——永遠有新的可能,讓生命擴大去找到出路,可以尊重他人的來與去而不會失去自己的主體性。從這點看來,《我的青春,在台灣》是個永遠未完的故事,一代一代生在這裡的人還會繼續在青春裡追尋,會用盡力氣去成為獨立的個體,也會繼續書寫這個年輕共同體的故事。(衛城出版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