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最重要的是:大學精神。
人類文明的開展在於知識份子、文化人不斷探索、追尋生命的意義,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開拓進步面向。大學精神奠基於獨立與自由。
大學不應只是職業學校,更不應是學店。大學不是社會的避難所,更不應是權力的庇護中心。獨立的大學引領社會、引領國家,是智慧的燈塔,是進步的指針。
但在台灣,我們的大學幾乎成為職業學校,甚至成為學店。重文憑的社會,許多職業學校從五專、三專而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學歷虛浮化就是為了「大學」這頂帽子。
回想戰後初期,從日治時代學制商業學校、工業學校、農業學校畢業,在各相關職業領域成為台灣各面向事業中堅的景況,對照後來逐漸改變到仿大學的現在,有許多既無學又無術畢業生在就業後還須被加強改造,看出士大夫腐氣沉重的弊病。
從黨政軍特相關權貴被特許開辦私校,再到一般性開放設校,特權已非特權。大學院校林立,少子化困境,學校學店化,不只在私立也在公立。文憑濫竽充數,碩博生滿街跑。大學不像大學、有學歷無學力,教育病徵敗露無遺。
為了增加學生人數,大學成為學店。為了吸收中國學生,竟與中國當局簽訂屈辱文件,矮化自己校格、國格,從世新而清華,私立大學、國立大學傳出已有半數以上簽下賣身契,斯文掃地、士之無恥竟成為台灣的大學現象,反映了台灣國家認同嚴重問題性。
這既是政治問題,更是文化問題。
沒有大學精神的大學,在台灣到處都是,教育成為文憑形式主義的製造場。這不只是教育的危機,也是國家的危機。
面對中國的進逼,習慣於自我矮化的心態如不革除,如何能重建台灣這個被中國國民黨綁架,在二個中國或一個中國的新興而未完全形成國家?
(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