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綠學院觀點》揭開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宮廷鬥爭內幕

我們98%以上的能源靠進口,我們的電網並未與其他國家連結,無法像反核的德國可以向法國買核電,民眾對於鄰近供電設施慣常反對。那麼,如果2050淨零排放成為諸多目標中的首要目標,這個「多目標」決策中的其他目標該妥協到什麼地步,才能確保這個決策是「有解」的呢?

葉欣誠

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開打,全球能源也開打隱形戰爭!你可能注意到,沿著波羅的海連結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送管線,持續成為討論的焦點,因為德國需要從俄羅斯輸入大量天然氣來發電/供暖。

同一時間,歐盟執委會發布修正《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將核能與天然氣納入「永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的範疇,簡單理解就是企業使用符合歐盟規範條件的核能與天然氣將被認定是永續的經濟行為。在未來的幾個月,歐洲議會與理事會將深入討論,由於支持的國家佔歐盟的大多數,一般認為將會通過。

不少人認為核能發電很有問題,而大部分人知道火力發電污染與碳排量都高。天然氣發電也是火力發電的一種,怎麼都放進了永續能源呢?德國主張非核,同時又棄煤,為什麼使用天然氣?

碳中和理想很飽滿,能源現實很骨感,任何能源政策調整都牽涉到能源博弈、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佈局   

在現實世界中,人類能使用的能源選項有限,基本不脫煤、油、氣、電四種。在元宇宙中,我們把自己想像成造物主,但元宇宙也得用電。我們來思考一個生活情境。天氣若很冷,家中需要開暖氣才能維持基本健康溫度(譬如15度C),我可以使用燒煤取暖、燒天然氣取暖、電熱器插電取暖等方式。每一種選擇都有來源、設備、安全、環保的問題,而我的預算還有限。最後我必須做個決定,不管選什麼或什麼都選一點,室內溫度必須15度以上。能源之間有相互競爭與取代的關係,關鍵是要達到基本目標。

沿著波羅的海連結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送管線。(REUTERS)

反核的德國需要天然氣來支持與「過渡」電力系統,甚至稍早發生的中國大陸的「拉閘限電」事件,都很完美地演繹各種能源選項之間的博弈關係、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佈局。眾所周知,歐盟一直在因應氣候變遷、倡議與實踐能源轉型上扮演模範生與領導者的角色,大力推動能源從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令油商不敢再大幅投資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但不用核能,再生能源增幅不足,能源轉型已經危及了能源安全,向俄羅斯買天然氣於是成為最佳選擇。這兩年北半球冬季嚴寒,歐、美、亞買家罕見地在夏季開始搶購建立庫存,在歐盟國家的電力市場中,電力的最終價格和用來滿足預期需求的「最昂貴燃料價格」掛鉤。於是,昂貴的天然氣轉化成為昂貴的電費,買電的民眾自然得受苦了。

能源政策並不僅限於領導人的理念、國家的政策方向,而是牽涉到能源博弈、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佈局。當自己需要別人家的天然氣,還要另外拉管線時,就很難當個文青。使用全局思維務實決策就是必然,不是選項。

全局思維,務實決策

你還是覺得歐盟很政治,很「漂綠」嗎?請先不要這樣想,因為這其實是「全局思維,務實決策」。首先,我們要先確認這是在什麼實體範疇內做決策,全球?區域?國家?縣市?很明顯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而能源的供給與使用具有區域特性,與地緣政治密切相關,且能源之間有其博弈關係。

接著,要確認決策的目標為何?歐盟認為所有的目標中最重要且不能妥協的是一定要達到減碳目標,在這個大目標下,黑貓白貓能減碳的就是好貓。接著考慮自己的限制條件,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企業生存、社會穩定、民生福祉、有限的能源選項、各國的看法不一致、各地民眾的反對聲浪,還要維護歐盟的國際形象等。很明顯地,納入核能與天然氣對整體形象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基於科學技術的限制與區域政治合作考量,便成為可以接受的政治現實。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烏克蘭情勢已經牽動全球原油價格大幅震盪,我們仍然靠著老招:電價平穩基金和油價上限,透過國營事業的虧損來緩衝眼前的挑戰。現在我們又宣布了2050淨零排放目標,那麼,我們的全局思維與決策模式為何呢?   

臺灣的社會文化中有一個特色:同時都想要。但是,低價便利和污染排碳經常相伴,自由自在與承擔責任同時存在。想要供電穩定、電價低廉、環保、低碳、非核,電廠還不能在我家旁邊,技術上不可能的。

我們98%以上的能源靠進口,我們的電網並未與其他國家連結,無法像反核的德國可以向法國買核電,民眾對於鄰近供電設施慣常反對。那麼,如果2050淨零排放成為諸多目標中的首要目標,這個「多目標」決策中的其他目標該妥協到什麼地步,才能確保這個決策是「有解」的呢?

解法也就跟歐盟一樣:全局思維,務實決策。碳中和的本質是競爭,一場全球規模的博弈,領先者將能制定遊戲規則。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用戰略角度思考碳中和與淨零排放,規劃好大系統與相應的子系統,要承認不可能同時達到所有目標,並且尊重科學與工程專業,讓工程師解題,想清楚目標的順位在哪裡,面對氣候變遷已成為緊急狀態的不變趨勢,隨時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情勢變化。

在歐盟國家的電力市場中,電力的最終價格和用來滿足預期需求的「最昂貴燃料價格」掛鉤。於是,昂貴的天然氣轉化成為昂貴的電費,買電的民眾自然得受苦了。圖為法國西部液化天然氣碼頭停靠的
液化天然氣油輪。(AFP)

1970年代我們其中有許多人經歷過能源危機,目睹過各種能源資源彼此相互替代的供需競合以及地緣政治外交爭奪。現在,一場全球能源博弈已然再度開啟。在這種情況下,達到淨零排放不簡單,從宣示(pledge)到計畫(plan),並且認真執行(proceed)後,才能有成果報告(publish)。宣示目標不代表達到目標,詳盡的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roadmap)是基本要件。

(作者葉欣誠從環境領域的工程及科學開始,將專業延伸至經濟、管理、教育、傳播等面向,整合工具與策略。前幾年在政府工作,任職環保署與行政院期間,提出從物質流、金流、資訊流角度思考循環經濟與產業發展,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葉欣誠:〈綠色帶路人心底話:揭開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宮廷鬥爭內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