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克
大家好,我是德瑞克,我對氣候變遷議題下的碳金融有高度興趣,同時也抱著高度質疑。
上一期講到氣候變遷是這個時代人類的大課題,只要將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控制好,基本上就有機會不讓氣溫升高的讓末日劇情產生。而碳金融恰好是達成此事的最重要工具。
等等,我們是不是漏掉了甚麼?怎麼一下子從環保議題跳到金融那邊去呢?給下一代一個好點的地球跟金錢有甚麼關係?
首先,我們得要理解,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之所以加速排放二氧化碳,主要是為了求發展,多燒煤來發電,多發電能讓工廠運作,有更多產品被生產出來賣。國家經濟發展要好,二氧化碳排放就會多,國民生產毛額(GDP)在很大程度上跟二氧化碳排放是正相關的,特別是在那些發展中國家(已開發國家因為逐漸轉型為服務業主導GDP,相關性較低)。
也因此,在整個減碳過程,要嘛減少經濟成長,要嘛得產業轉型,而這兩者其實都是很痛苦的。
就像今年十月中國沿海省份大規模地拉閘限電,其實就是政府在強力執行縮減燒煤炭的火力發電使用,稱之為「能耗雙控」,導致的結果是工廠無法開工導致供應鏈大亂,民生短缺用電讓生活品質巨幅下降,怨聲載道,不得已中共政府只好再解除限電,再回頭大量的燒煤炭發電。上述這些就是二氧化碳減排過程中痛苦的副作用。
既然減排牽涉到產業轉型這麼痛苦,減排的好處短期內看不到也摸不著,就算真有好處,那也是全人類甚至後代子孫的,開公司賺錢的誰要認份誠懇的減排?
俗話說的好,「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要驅動人類往某個方向移動,只有道德崇高是不足構成為誘因的,必須得有利益做前提。於是,資本與利益需要進來,遊戲規則開始建立,碳排放交易出現了。
這個事情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
台北市的垃圾費是隨袋徵收的,原本不收費的時候,丟多少垃圾都不用錢,人們並沒有強烈動機做垃圾減量或者資源回收。而如果垃圾費改成隨袋徵收的,要是你產生的垃圾多,就得花錢買更多垃圾袋,自然產生了誘因來減少垃圾。根據台北市環保局援引的數據,韓國在1995年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後的一年全國垃圾減量達34%,效果很顯著,因為金錢提供了強烈的動機。
二氧化碳減排也是相同概念,它的遊戲規則叫作「總量管制與交易」,這是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的(Cap and Trade)。就是政府做莊,規定了每年企業能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稱為配額),然後政府設有交易所,讓大家去做買賣,用不完政府給的碳額度的企業可以賣它來賺錢,政府給的額度不夠用的企業則可以花錢去買。
還是舉垃圾袋為例。假設台北市有十萬個家庭,而每天政府配給每個家庭兩個垃圾袋,因此每天總量是二十萬個垃圾袋,垃圾車每天只收走二十萬袋垃圾,多的不准丟,偷丟要罰錢。
這時候要是你們家很會做垃圾減量,每天只要用一個垃圾袋就好,就可以拿剩餘的垃圾袋去市場賣,賺的錢當作是對你們家少製造垃圾的獎勵;而隔壁王家製造很多垃圾,每天要用三個垃圾袋,他們就得花錢去市場上買垃圾袋,否則要嘛讓垃圾在家裡發臭,要嘛冒著偷偷拿去丟被罰錢的風險。
這個市場交易機制,提供了雙向的誘因,對減排的人獎勵,同時對不減排的人懲罰。用交易機制同時產生了胡蘿蔔跟鞭子,就會讓大家都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
碳排放交易的最重要精神先說到這,不過距離各國重視的「碳中和」,我們還差了一個關鍵要素,下一期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偉大的夢想-「碳中和」與其實踐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