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維爾
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還有近一年半的時間,但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以來的毀譽參半,在野的民主黨已經磨拳擦掌、躍躍欲試。6月底一連兩天舉辦的民主黨總統黨內初選電視辯論,符合參賽資格的競爭者就高達20人。
人在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川普當然不會放棄揶揄這場民主黨「大亂鬥」的機會,在推特用簡單一個字「無聊」(Boring)做為他的觀看心得。的確,受到每人發言時間有限以及多數角逐者的全國性知名度不足等因素影響,要能夠在第一場辯論會就讓觀眾印象深刻,實屬不易。但往後還有至少十場,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選民才有判斷的依據。
這場辯論最具知名度的莫過於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其次是上屆黨內初選敗在希拉蕊手下的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此外,包括麻州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以及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兩位女性候選人則是表現不凡,尤其非洲裔的賀錦麗策略成功,鎖定拜登為主要攻擊目標,成為辯論會後一致公認最大贏家。
其實現階段欲斷言誰會出線仍言之過早,因為美國總統大選選戰路途漫長,除了參選人的條件和團隊策略,募款也是決定性因素。多項最新民調顯示,拜登仍居領先地位,享有超過10%優勢,桑德斯在多數民調居次,但賀錦麗居然也在兩份民調中後來居上,超越桑德斯,成為第二。華倫則僅在一項民調贏過桑德斯和賀錦麗。換言之,後面三位的民調呈現拉鋸戰。
唯在最早舉行初選的三個指標性的州裡,賀錦麗在愛荷華州緊追拜登,華倫則內華達州位居第二,桑德斯則在新罕布夏州落後拜登。此外,無論是在全國知名度、新聞報導度還是募款金額,拜登都一馬當先。
過去的經驗顯示,在7月民調領先黨內競爭對手的人,並不一定保證能夠贏得最終初選提名。2008年最被看好的希拉蕊最終就敗在歐巴馬(Barrack Obama)手中。2015年的傑布布希(Jeb Bush)後來更是提早飲恨退出初選。更遑論2015年7月川普才剛加入共和黨初選戰局,民調支持度還是個位數,最後不但脫穎而出,更擊敗民主黨提名的希拉蕊而入主白宮。
無論如何,隨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角逐者退出初選戰局,能夠力挺到明年春天的參賽者,才能具備承受大選艱困挑戰的能耐。拜登雖然享有上述優勢,但他也背負歐巴馬執政的包袱。他在第一場辯論會上表現不佳,固然受限於時間以及眾人圍剿的劣勢,但似乎無法喚起民主黨支持者的熱情。也就是說,拜登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他必須進行品牌再造,給人具有豐富行政經歷之外的新鮮感受。
桑德斯依然是桑德斯,他在2016年民主黨黨內初選掀起一股政治旋風,讓希拉蕊備感威脅。桑德斯自詡是進步派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延續向來主張免費健保、免費大學和免費住宅等政策,也承諾加課中產階級的稅,換取減輕健保負擔,但他的左派理念恐難打動游離選民。而且他和拜登一樣都是政壇老面孔。
華倫被安排在第一場辯論,躲開拜登、桑德斯和賀錦麗的「死亡之組」,在其他9位生手群中,表現沈穩、遊刃有餘。華倫除了大談如何拼經濟,也支持健保統一交由國家營運。但只有一成美國民眾接受健保國營,華倫向左靠攏的動作,被視為要吸引桑德斯的支持者。兩人選民結構重疊較多,但華倫此一策略明顯係為初選獲勝,因為即使因而搶下桑德斯的支持者,恐難吸引中間選民。
就年紀而言,拜登76歲,桑德斯77歲,華倫70歲,讓年僅54歲、曾任加州總檢察長的賀錦麗更具年輕活力。賀錦麗的選民基礎和拜登也是重疊,以非洲裔和自由派白人為主。但賀錦麗本身號稱是非洲裔,但她的父親是牙買加人,母親是印度人,「移民之女」的血統更為多元。她的選區主要在舊金山,因此取了中文名字。她訴求經濟平等以及反貪腐,形象清晰,論述有據,她提若干進步性的議程,更有意跨足桑德斯的基本盤。
面對拜登,賀錦麗有備而來,在辯論最後突然出招,指責曾擔任德拉瓦州參議員的拜登,過去反對非裔學生到白人社區學校、不同膚色學生共乘校車上學等打破美國1970年代種族藩籬制度的立場,讓拜登一時之間有點不知所措。此一策略成功凸顯她人格特質的「犀利、精準且具攻擊力」。由於民主黨最終候選人必須對決川普,在人格特質上不能落居下風,賀錦麗初試啼聲,就在首場辯論會成功塑造出「民主黨最強戰將」的形象。
一般而言,歷任美國總統多出身州長或是參議員,但商人背景的川普即是例外。但川普從一位毫無從政經歷的商人一躍而成為白宮主人,也算是打破美國總統選舉史的傳統模式,包括選前的民調預測都失真。當然,美國獨特的總統「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和「勝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規則,讓川普雖然在普選票總得票數輸給希拉蕊,卻能拿下較多數的選舉人票而當選,關鍵就在部份「搖擺州」。
另一項有關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論就是,究竟美國會先出現一位黑人總統或是女性總統?2008年美國選民創造歷史,選出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雖然歐巴馬的母親是白人)。2016年,希拉蕊一度讓她的支持者燃起首位女性美國總統的夢想,可惜依然鍛羽而歸。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會否再次出現歷史性的轉折點?賀錦麗或華倫能否成為創造歷史的人?除了機運,還得靠她們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