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奕暉
近一個多月來,暴力犯罪案件頻傳,使犯罪率本已降低的臺灣社會,蒙生治安陰影與被害恐懼。內政部長徐國勇宣示提高見警率、補充警察員額減輕勤務負擔,希能使犯罪率降低。此宣示,隨即遭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臉書批判,譏為腦殘或幹話。姑不論學者粗言抨擊時政是否得宜,我們就事論事,提高見警率真能實現社會安定的目標嗎?
「見警率」(Police Visibility)指民眾看見警察的程度與頻率,過去普遍認為提高「見警率」有助預防犯罪、增加民眾安全感。然1974年美國「堪薩斯市巡邏實驗」將該市警察巡邏區分為三大塊,第一區塊維持原來警力巡邏;第二區塊撤除所有警力巡羅,僅民眾報案時警力才進入該區;第三區塊則增加二至三倍警力。結果顯示不論提昇或減少「見警率」,都不影響犯罪率、破案率或民眾被害恐懼感。
學者的批判或即基於這個實驗,然而,單此並不能宣判透過「見警率」預防犯罪就全然無效。蓋美國學者克雷格(George L. Kelling)與威爾森(James Wilson)於1982年發表破窗(broken windows)理論即指出:「若建築物窗戶被打破而不馬上修補,很快的其他窗戶也會被打破。」故在見警率高且對各類違序行為採零容忍態度時,確實可讓人民感到安心,並讓潛在犯罪者消弭犯罪念頭。
為實踐破窗理論,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Rudy Giulian)自1993年開始以取締輕微違法行為為警政主軸,一方面清除地鐵塗鴉、另方面加強警察臨檢與盤查,導致任何意圖不法者,無論搶劫、販毒或竊盜等,都被及早發現與制止,犯罪因此大幅減少。只是很多城市模仿紐約,效果卻不理想,原因為何?
這是由於都市化與商業化,當前的都會環境已迥異於當年的紐約。犯罪學研究告訴我們,犯罪發生地非隨機分布,大量犯罪會集中在少數地點,此即「犯罪熱點」(hot spot of crime)。爰此,政府規劃警方巡邏或提高見警率不能採廣泛式普遍巡邏,應依「犯罪熱點」進行部署,蓋平均式警力巡邏配置,反而會造成警力浪費與勤務虛耗。
為解決上述困境,若想不增加警力,避免造成警察勤務負擔,就必須有「情境犯罪預防」與「第三造警政」的思考。吾人需找出「犯罪熱點」背後環境因素,並加以有效控制,引進民間力量透過警民合作,讓有限警力資源與民間資源整合相乘,藉以解決警力資源有限的問題。
因此,有計畫提升見警率應基於上述基礎,精細計劃並置重點於「問題導向警政」 (Problem Oriented Policing),運用SARA模式(Scanning、Analysis、Response、Assessment)來分析和解決犯罪問題。而警政專家指出,「犯罪熱點警政策略」(Hot Spot Policing)可分為「執行式的」(Enforcement POP)及「情境式的」(Situational POP)。前者策略包括指示巡邏、強度交通執法、公共場所攻勢執法及管制違序行為等,把大量執法資源投入特定地點,增加熱點上被偵查及逮捕之風險,進而阻止潛在犯罪者;後者則聚焦在熱點引發犯罪的情境或原因,藉由改變熱點特徵、設施及管理方式,如增加街頭照明、拆除廢棄建築、動員社區居民等,藉以產生深遠綿密的情境犯罪控制效果。
我們不希望學者謾罵批判蔚為風潮,卻渴望政府用正確專業的施政贏得民眾的肯定。在犯罪學研究趨於成熟、世界各國犯罪率已逐漸低微的今日,希望臺灣的警政發展能益發成熟穩健,還給民眾一個安和樂利的居住環境。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