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綺芳
端午來到八重山,閒聊時,此地的鄉親們聊到:「5月29日[舊曆五月四日]石垣島上有划舟競賽(Ha-Ri-,日文ハーリー,沖繩的划舟傳統)喔,在哪裏哪裡…….」
我趕快插嘴:「台灣也有Ha-Ri-喔!」,正在思索要怎麼解釋台灣的傳統時,我發現我對台灣系華人文化的端午節理解,僅止於粽子、划龍舟、屈原、艾草、雄黃酒等零碎的關鍵字(特別是今年,這些加起來似乎都不如一個可以讓人從日常生活遁逃的連休來得相關),但是面對一群文化的他者,一時之間我卻對於該如何把這幾項關鍵字,「整合」成一個可以說明每年重覆、帶有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所以必須要休假實踐)的「儀式」,感到辭窮。
我的躊躇,其實來自於Ha-Ri-背後那個仍然活潑且必要的沖繩海洋文化、以及為了要進行文化轉譯所必須找到類比之困難。相對於台灣,在沖繩,海洋是人民的日常。沖繩的島群,陸地總和面積小,海洋無比巨大遼闊,有些島嶼陸地狹小貧瘠,海洋則提供了豐富、源源不絕且日日更新的資源。日語中的「海之幸」並非販售海產的宣傳用語,而是生活的實像。每次我回到竹富島的住所,餐桌上要不就是乾爸捕來的章魚、釣來的生鮮,就是乾媽下海採到的各類海草:asa、mozuku、以及珊瑚草。「大海就是我們的冰箱」,已經逝去多年的老房東,生動地如此形容著。
攸關沖繩人海洋文化的乘具稱為Sabani,是一種取代獨木舟、而用杉板拼接而成的拼板舟,據稱是1880年代誕生於系滿(Itoman,位於沖繩本島南部)這個著名的漁港。更早在1737年首里王府頒布的『山奉行所規模帳』(首里王府為了管轄山林竹木所頒布的治林基本法令)中,規定為了要保護製作外交所用的大型「唐船」,故禁止一般人伐木製作刨舟,必要時,只能以製作小舟取代。到了1768年左右,八重山相關史籍甚至記錄到小型舟船日漸普遍,除了上述法令原因之外,價格便宜也是一個原因。
十八世紀在琉球王府為了資源管理禁止伐木之後,沖繩島上缺乏具有浮力的木材,因此陸續自九州引進輕且容易加工的木材,以加厚的底板,製成在如同鋼鐵般的珊瑚岩礁海中可以穿梭自如的Sabani。系滿自古以來受惠於地理之便,成為漁師們大展身手的舞台,日人支配沖繩之後,明治時代(1868-1911),沖繩本島的漁師們以系滿為門戶,漸漸向外移出,甚至往南到宮古、八重山等地,因此也將Sabani的製作技術往南傳播。宮古島的漁師,駕著Sabani可以悠揚遠渡百公里以外的八重山地區捕魚,也間接導至這兩個先島地區的人口流動。
除了Sabani之外,明治時期的另外一項新「發明」則是蛙鏡,Sabani加上蛙鏡,更新了漁師自古以來的捕魚技術,在沒有蛙鏡之前,據聞沖繩的漁師們,入水捕魚前必須先利用豬的油膜確認海底的狀況,再潛入海中捕魚。
這樣的捕魚方式後來由於補鰹魚(Katsu’o)大為改良,明治末年,宮古等地區開始興起捕鰹魚的風氣,動力的捕鰹船完全取代了過去的Sabani潛水捕魚、甚至新興的釣竿釣魚。宮古地區的池間島更是以鰹魚製造聞名,漁船聚集的港口邊,新興的鰹魚工廠在夏日炊煙裊裊不絕的景象,是許多池間島老人家記憶猶新的景象。
至於端午競舟,相傳在十四世紀就由中國傳入沖繩,在致力效法華俗的琉球王國時期,那是國家大事,不過,雖然沖繩接受中國南方系文化的影響鑿痕處處可見,但是Ha-Ri-並不普遍(在我較為熟悉的竹富島,甚至抗拒Ha-Ri與其他「外來文化」)。至今,保存Ha-Ri-風俗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系滿。有趣的是,在以海洋文化吸引觀光客的當代沖繩表徵中,系滿每年農曆五月四日舉行的Ha-Ri-,往往成為宣揚沖繩海人(Uminchuu)文化一個顯著的焦點。Ha-Ri-的名稱,源自於「爬龍船」(Ha’ryuu’sen,はりゅうせん),今日已經演進成為一個多重的節慶Ha-Ri-Buni,由市內各區男子組成的船隊參加,以Sabani或是更大型的舟船競速。包含儀式性的Uguanba-ri-(御願Ha-Ri-)--所有參與船隻會繞行港口—競速的Honba-ri-,以及別開生面的轉覆競爭—所有船員必須跳下水翻過船隻、在水中再把船翻回正面舀出水後、爬上船身繼續競速的趣味賽。
往昔系滿的Ha-Ri-,會向個人借用Sabani,但是近年來已經改為每個村落特別造船,船體上則以青白紅等顏料塗上波形、山形、甚至太陽、星型等狀,參加競舟的男子,以往則是經過慎重挑選體健的男子,因此被視為是一種光榮,更可以帶來往後航海順利的祝福。參與的男性,在出賽前與賽後,都必須到各村代表性的御嶽(祭拜場所),向主責航海平安的神祇獻上供品,表達祈願與感恩。至於石垣的爬龍船,歷史相對晚近,自明治39(1906)年開始,今年也已經邁入第111屆了,對在地人而言,這不但是個祈求漁獲豐收的祭典,更是超越試煉、克服苦難的壯舉。
在沖繩豐富的海洋文化之日常中,Ha-Ri-除了留存了沖繩歷史中具有紀念性的一頁文化交流史之外、也結合了當地的生態、物質發展,在季節更替之際,藉由人群的活力,向社會昭示海之幸與人之力的完滿結合。在沖繩全域,五月是開海的日子,代表海上活動蓄勢待發。當竹富島的鄉親知道台灣的端午划龍舟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而非沖繩的五月四日,歷史系畢業的乾爹旋即說:「或許這是因為中國是五月五日,因此琉球王國必須在不同的日子舉行吧……」
嗯,作為台灣系、中華文化繼承者的我,從來都沒這樣想過,我想,這是我接下來自己的課題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芭樂人類學 端午閒話沖繩划龍舟